那是海帶。
林言也沒想到,劉湛能找到海帶。
當初林言和劉湛合作之後,便提出了要找一些不同地區的特產。
當然,當時她也不敢明著說,一個是怕食物的稱呼有所不同。
另一個便是,她覺得自己雖然在各方麵已經暴露得有些過分了,但總還能勉強的解釋一下,畢竟所用之物都是德溪縣中現有的東西,她在嚐試著熬製各種調味料的時候,也是一遍一遍的試出來的。
雖說以天賦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的這份本領有些把人當傻子,但她這也是沒有辦法,有個說法哄哄一些不愛多想的人,總是好的。
雖然吧,劉湛肯定會有所猜測,但隻要他不問,她便不管。
於是,當時隻是說:靠山的山貨,近海的海貨,各種地方有各種地方的特殊的飲食文化,她想要那些德溪縣沒有的東西。
劉湛對此沒有任何意見,甚至非常的支持她所提出的要求。
盡管以此刻的出行來說,這是一個大工程,但若能搜羅到德溪縣所沒有的東西,再以高價賣出,或以此為噱頭,借此打響豐樂樓的名氣,劉湛是非常樂意的。
更何況,他也很好奇,別的地方都在吃些什麼。
於是,與劉湛合作後提出的第一個要求,至今,已經開始漸漸的有所成效了。
當然,也不是到現在才找到食物,這一年的時間內,也是找到不少的東西的。
但,那些東西都沒有這海帶來得好啊!
要說到這海帶,其實在很早之前,便有負責天南地北的搜羅新鮮食物的人送來了。
可惜當時沒有經過妥善的保存,海帶到了的時候,已經發臭變質了。
但林言見到海帶的第一時間,仍然興奮極了。
她立刻提出了要求,教他們如何曬幹保存,然後再運過來。
於是,沈靖安今日吃的這一份,便是第一批曬製成功運來的海帶。(海帶是舶來品,我們這原不生產海帶,1927年,海帶首次從國外引入,逐漸適應了我們這近岸海洋環境。)
找著海帶,那是林言最興奮的,因為,有了海帶,便意味著,她能研製味精了。
雖然雞精很不錯。
但雞精貴啊!
那都是真真正正用的雞肉和香菇研磨的粉末,吃著是不錯,但能買得起的人家,隻怕也不多。
可味精卻又不同了。
按出去搜羅的那幾個人所言,這海帶在當地,那都是不要錢隨便拿的。
除了一些很窮的漁民,大多數人並不吃這個。
打撈到了,還得挑出來扔了。
據說這東西腥味重,不好吃。
好在當初出發時,林言專門尋了他們,細細叮囑了一邊,說是隻要是能入口的東西,都可以帶來給她。
他們聽說這也是能吃的東西,就給帶來了,不然還真要被他們給忽略過去了。
有了海帶,林言便又給他們做了個海鮮麵,除了海帶蝦皮,還給加了一些蟹肉,連粉包用的都是蝦蟹烘幹磨的粉。
速食麵有林風娘她們忙著,林言反正也是閑著沒事幹,就瞎琢磨,她做的時候也沒避著林風娘她們,甚至還抽空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