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占過沈家便宜,或是暗暗辱罵,傳過對沈家不利的言論的,則緊張後怕了起來,不由後悔當初,為何要欺辱沈家。
比如,偷了林言手藝的王伯——
王伯偷了林言煎餅的手藝,然而手藝卻依然不夠好,但雖然生意平淡,卻也比當初小打小鬧的開了個雜貨鋪要好。
最初擺攤賣煎餅時,還有些惴惴不安,就怕林言找上門來。
然而林言並沒有,雖然有路人看不過眼指出他們是偷的。
但日子一日一日的過,隻要臉皮夠厚,再加上林言也不賣煎餅了,慢慢的,也就沒人在意了。
甚至,因為他是親眼見過林言做煎餅的,他的煎餅要比其他模仿他的人家要好吃得多。
生意好了,日子自然也好過了。
就是有些可惜,自家兒子竟是個窩囊廢的,管不住自家娘們,沈家大娘子和離後,她也跟著鬧和離不說,他們千辛萬苦供他讀書,十年苦讀都讀到糞坑裏去了,最後竟連縣試都沒有過!
他娘們還把事情都歸到了兒媳身上,認為都是兒媳的錯,當都是她初鬧和離,這才誤了兒子學習了!
看看沈靖安和沈懷安,再看看自家兒子,王伯不由心梗。
如今隻要一想起自己曾經偷了林言的手藝,得罪過沈家,更是覺得自家都是一家子的廢物!
然而,不管怎麼說,沈家一門雙舉人,算是在南溪鎮出了名了。
裏正也不知從哪得到的消息,當日上午,便急急忙忙的跑了來,將準備回鄉下見家人的林言等人給攔下了。
見著人,裏正畢恭畢敬的,噓寒問暖了起來。
然而沈靖安探親心切,也沒空和他客氣,隨意的應付了兩句,就說要回溪北村。
裏正也知他們才剛從益州回來,二月前還得趕到京城,時間無多,便十分的體諒他們,是以,也不藏著掖著,忙提起了來意來:“賢侄此番回來,鎮上的幾位老爺有心想為你辦個接風宴,就是不知賢侄何日有空?”
這是要拉攏他們?
沈靖安有些意外,卻又覺得這正在意料之中。
然而,他對這些並不感興趣。
說實話,他腦子裏就沒有拉幫結派這回事。
這些鄉紳們在想什麼他還能不知道?
勾結朝官,吞並土地,結黨營私,隻要是能剝削百姓的,他們都幹!
沈靖安懶得去。
他想也不想的,就拒絕了:“老爺們有心了,沈某感激不盡。隻是您也知道,我們這次回來並無時間久待,不多久就得出發前往京城,實在抽不出空來。”
沈靖安那會試做借口,裏正也無法。
總不能為了一頓飯耽誤沈靖安會試吧?
見沈靖安如此回答,裏正便也知道沈靖安是無心想去的了。
也是,人家什麼身份,需要去參加這種鄉紳的飯局?
人家認識的可是顧劉這種世家公子,怎麼可能看得上這些鄉紳?
裏正半點不決得意外,點了下頭表示明白,又祝沈靖安和沈懷安會試順利,拔得頭籌,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