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規矩(1 / 2)

勤王妃聽老嬤嬤這麼一說, 才回過味來,恐怕是她自己知道見人應該行禮。隻是她不知道這三叩九拜大禮是皇宮裏才行的, 外姓王府的禮數沒有這麼高罷了。

確實是個聰明的姑娘, 隻是一晚上就弄清了情況。

勤王妃對束茗說:“倒是有了規矩意識,隻是沒有人教,不成禮罷了。你先起來吧。”

束茗老老實實地站了起來, 低著頭。

勤王妃也不計較她不回話, 隻是道:“這位西嬤嬤,是宮裏老人。年紀大了出宮回西涼老家。我們雖然比不上宮裏, 可一些基本的禮儀你應該知曉。這幾日, 西嬤嬤暫住我們勤王府, 教導你王府一些規矩與成婚的一些禮儀。你且學著, 切莫怠慢。”

束茗點點頭, 依然不敢說話。

勤王妃有些不耐煩, 厲聲道:“回話!”

束茗嚇得一哆嗦,小聲說道:“是。”

西嬤嬤倒是個和藹的,她笑盈盈安撫勤王妃道:“這丫頭是需要調教, 王妃若不急, 過幾日再來看看吧。”

勤王妃也知道現在跟束茗動氣也是白氣, 便交代了兩句, 起身離去。

西嬤嬤也站起身, 來到束茗身邊, 輕聲道:“這幾日我在王府, 是你師父,你見我,要以師徒之禮待我。”

束茗抿著嘴, 仔細聽著。

西嬤嬤又說:“在這裏, 最講究嫡庶尊卑的。隻要是長輩、尊者問你話,你切不可在這樣默不作聲

了。知道了嗎?”

束茗點點頭,想到西嬤嬤現在算是她的老師,是她的長輩,連忙出聲:“靜聽嬤嬤教會。”

西嬤嬤滿意地點點頭:“小丫頭聰明著呢,隻要你肯學,我無不盡心教的。隻是我來的時間太短,你又是在外麵長大的孩子,比不得那些從小就學規矩的大家閨秀,從一點一滴學起,不現實。不如我們這幾日就從以衣食住行,開始學習個大概,左右大小事都能讓你應對。你看如何?”

束茗低頭回話:“嬤嬤做主便是。”

西嬤嬤又道:“我以前在宮裏教導小宮女時候很是嚴厲,可能會打人,也可能會罵人。可姑娘要明白,我這麼苛刻地要求姑娘,是為了姑娘好。若是教導中我做得過分了,還請姑娘不要記恨我才是。”

束茗聽了,抬眸笑道:“是。其實……能跟著嬤嬤學習,也是一個漲見識的機會。我以前長在鄉野,沒見過大世麵,可能會有許多不好的習慣,嬤嬤看不順眼,也別生氣。告訴我,我一定改。”

西嬤嬤很滿意束茗玲瓏的樣子,說道:“既然你我以後就是師徒,姑娘就簡單地對我行一個禮吧。”

束茗抿著唇,說:“還請嬤嬤指點,要如何向嬤嬤行禮。”

西嬤嬤走到她身邊,把她的左手拉到右邊的腰間,右手疊在左手的下麵,說:“王府不比宮裏規矩大,主子之間見禮,手上動作就是這樣。腿上要稍微彎曲

一些……唉……對,就是這樣。若是拜師之禮,姑娘應該說‘師父受徒兒一拜’。”

束茗學著動作,一邊作一邊說:“師父受徒兒一拜。”

西嬤嬤發覺束茗很是聰慧,說一遍就能記住,她連連說:“好好好,我再問姑娘,若是姑娘要用這個姿勢向王妃請安,姑娘應該怎麼說?”

束茗想了想,又把剛才的動作做了一遍,說:“王妃安好。”

“好!”西嬤嬤又繼續問,“那姑娘要跟王爺請安,應該怎麼做怎麼說呢?”

束茗繼續做著剛才的動作,說:“給王爺請安。”

“姑娘起來吧。”西嬤嬤對束茗動作已經很滿意了,又繼續引導,“姑娘動作沒有問題了,也知道請安的時候要說吉利話。平時我們在自己家裏跟長輩請安,一般都問安好。可姑娘要明白,能跟王府打交道的人,那可都是讀過書的人。那些人家裏的小姐們也都是讀書識字的。所以這些人為了顯得自己與外麵平頭老百姓不一樣,也定了一些固定的請安說辭。”

束茗立即明白嬤嬤想說什麼:“嬤嬤的意思是,我要記一些常用的請安詞?”

西嬤嬤讚許道:“是了,姑娘一點就透。我想姑娘也是不識字的,再者姑娘有眼疾,也看不了字,我便現在開始說,你用心記,記在心裏。”

“是。”束茗點頭。

西嬤嬤刻意放緩了說話的速度,道:“一般王府這樣的人家,對父母的請

安詞是‘敬叩金安’或者是‘敬請福安’。”

束茗耳朵聽著,嘴裏默念,心裏記著。

西嬤嬤繼續道:“跟尊長可以說‘恭請福安’、‘敬請康安’、‘恭請福綏’等等。跟老師請安可以說‘敬請講安’、‘虔請誨安’等等。跟平輩的可以說‘此祝康吉’、 ‘敬頌台安’,‘敬頌大安’等等。跟小輩可以說‘此詢近佳’、‘即問近好’等等。姑娘可以重複一遍,看看姑娘記住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