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時,毗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亦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殖善本;得無生忍,辯才無礙;遊戲神通,逮諸總持;獲無所畏,降魔勞怨;入深法門,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就;明了眾生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久於佛道,心已純熟,決定大乘;諸有所作,能善思量,諸佛威儀,心大如海,諸佛谘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離。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雖複飲食,而以禪悅為味;若至博弈戲處,輒以度人;受諸異道,不毀正信。雖明世典,常樂佛法;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執持正法,攝諸長幼;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遊諸四衢,饒益眾生;入治正法,救護一切:入講論處,導以大乘;入諸學堂,能立其誌。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
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搓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
……
“方便”這兩個字不要隨便看過去了,方便波羅蜜是十波羅蜜中的第幾波羅蜜?是第七波羅蜜!這就是打你們一香板,連這個佛學基礎知識都沒有。所以方便是修菩薩道的一個法門,是但登彼岸的一個法門,不是要你讓路的方便。方便是一個大法門,是波羅蜜中的一條大路。現在《維摩詰經》告訴你方便波羅蜜,你看這一品中包含著什麼,你就了解方便波羅蜜,這就是話頭了。普通看經以為文字都懂了,其實一點都不懂。
佛是教主,必須現出家身。在家的也可以成佛,這就是佛法的方便法門。這一品是《維摩詰經》全經的關鍵所在。
爾時,毗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他曾供養無量諸佛,這裏讚歎形容維摩居士的每一句話都要注意,都是我們學佛的方法,都是方便波羅蜜。維摩居士,在過去生乃至當時,已曾經供養不曉得多少佛。
“深殖善本”,這裏用的是繁殖的殖,而不是種植的植,是說維摩居士多生多世做善事,深深的繁殖,不是隻做一件,否則就該用木字邊的植了。
“得無生忍”,悟了無生法忍,是八地以上的菩薩。
“辯才無礙”,不是說人很會講話會強辯,而是什麼問題都解答得了。為什麼他能辯才無礙呢?因為多生多世修得口業清淨。其實他的口業修法正如禪宗祖師講的:“言滿天下無口過”。即使罵人也是功德,不是過錯,因為出發點是慈悲喜舍。同樣的話,他說的人家會信;同樣的話,他說的就有分量:同樣的事,他說了就可以定案。如果這一生沒有辯才無礙,要深自反省,是生生世世沒有口業清淨,老是批評人家,刺激別人,不講好話,怎麼會有好果報?更不要說辯才無礙了,以世間法來說,要找有演講天才的學生都沒有。遊戲神通”,神通已經很難了,他能遊戲神通。什麼是遊戲神通呢?六神通的前五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是共法。第六通的漏盡通是佛法的不共法。遊戲神通,是具足所有的大小乘魔道外道神通,可以遊戲自在。遊戲神通第二個意義是,這位大菩薩活在這個世界是來玩玩的,隨時可以走。
“逮諸總持”,佛經講咒語也叫總持,因為咒語包含了一切意義。總持的真正意義是一切的總綱,總是涵蓋一切的意思,維摩居士已經成就了一切總持。
“獲無所畏,降魔勞怨”,比丘有怖魔之意,破掉煩惱、生死等,證得無所畏的阿羅漢果。有些比丘說法不能圓融,而大阿羅漢、大菩薩,因為生死煩惱之魔已經破除了,說一切佛法得無所畏,大小乘佛法、所謂經律論三藏十二部、世法出世法、外道法,無所不通。能夠降伏世間的塵勞煩惱魔。你覺得作人作得很累,因為沒有到達菩薩境界,不能降伏塵勞。自覺對人萬分慈悲,卻換來以怨報德,而生惱怒。菩薩若不能降魔解怨,就不能停留在這個世界上遊戲。到這裏有個問題你們參一下,維摩居士能夠降魔勞怨,為什麼不能降伏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