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2章 心即是佛(1 / 3)

天下事有時真是逃避不了的。名和利本是魔境界,什麼是魔?沒有那種什麼三頭六臂的魔,如果真有的話,我還會覺得挺稀奇,一點不可怕。任何一件事使你沈醉,使你著迷的,都是魔。譬如我愛讀書,即使坐在書城中,也會發愁沒有新書可讀,以修道境界來講,這不也是魔嗎?

大菩薩魔佛不分,不怕魔,因為得了智慧的解脫,“以善方便智,隨意皆能現”,他可以隨意成佛或成魔。

其實我們也做得到,例如我們都做過人家兒女,這裏也有很多人是為人父母的。當父母的有哪一個不愛兒女?愛的時候就是佛。

有時嚴厲督促兒女向上,就成了兒女之魔。同樣地,菩薩有時會成為眾生之魔。魔道是逆的教法,教育不一定要用善教的。

講到魔,眾生有四個大魔:生魔、老魔、病魔、死魔,尤其是老病死。很多老朋友吹牛,說自己看得開,什麼也不信,什麼也不怕,但是一講起他們的身體,血壓高了,老花眼了,還是會難過的,這就是魔。學佛修道是為了生老病死之苦,古今以來有誰呢?

假如可以生老病死的話,人類早把地球占滿了。隻有成道的大阿羅漢,才可以了生死之魔,隻要了了生死,什麼老病就都談不上了。

平常人一切生活上的努力,都是為了怕這魔境界,想逃避它、防止它而努力,可是誰也沒做到。我常跟醫生朋友們說,你們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反正沒有一樣醫藥可以把人醫好的。《增廣昔時賢文》說:“藥能醫假病,酒不解真愁”。其實隻有一種病是真的,就是死病。要死的時候,不管什麼藥都醫不好。

生老病死的大阿羅漢住在哪裏呢?住在常寂光土,不一定住在西方極樂世界。

菩薩在哪裏呢?不一定在大殿上廟子裏,但你不要聽成廟子裏沒有菩薩,你們諸位都是菩薩,凡是人都有老死。有的菩薩故意顯示老的可怕,我們有些老朋友九十多歲了,過去地位高,現在老病無依,真是痛苦。

最近有位老前輩道友過世了,給其他道友很大的刺激,心想,唉呀,某人都走了,我們趕快用功吧!這就是生老病死,成就眾生。

但是,菩薩雖然生老病死,仍然“了知如幻化,通達無有礙”,他非常清楚生老病死都是如夢如幻,不真實的。所謂生滅世間,一切皆如夢幻空花,他早已了生死,一切通達,沒有障礙,隻不過在現象上表現生死,是一種教化的方法。

“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眾人有常想,照令知無常”。上麵講的菩薩道境界,還是以人乘為本的。現在開始說明心物一元,精神世界與物理世界是一體的。學佛明心見性,悟到自己的本來,是法身的成就。我們現在的肉體,有形象的是報身。山河大地物質世界,也不是與我們相對而立的,是報身的依報所依附的。成佛的人,法報化三身一定都成就的。這就是法、報、化三身的大道理,是佛學的基本觀念。同時告訴你們,有發心要建,大殿之上所供的,同樣的佛像有三尊,為什麼?那是代表法報化三身。

又例如廟子的大門稱山門,也有寫為三門的,意義不同,代表的是戒定慧。

要成就三身,得先從戒定慧修起。想起過去見過的大叢林,有的真大,整個山頭都是,每天負責關門的,要騎馬一路關各殿山門,下午五點就騎馬出去關山門,回來時天都黑了。

大叢林殿上供什麼佛像,供什麼位置,都是有道理的。像杭州靈隱寺,大殿上有三尊佛,轉到三尊佛的後麵,就是觀音菩薩,唯有成佛了,才能生起大慈大悲,於苦海中救度眾生。用建築和佛像的布置,把佛法的道理都說明完了,不隻隻是建築的藝術而已。

現在我們再回頭看這句偈子“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物理世界是靠不住的,如同我們的肉體經曆生老病死,物理世界要經曆成、住、壞、空。世界性小災難是小劫,大災難是大劫。

戒有分地、水、火、風,這同我們的修持也有關係。例如有的覺得身上發熱,這不一定是病,有可能是本身火的功能發動,但你要有智能,能分得清,不要生病發燒時,卻自以為是功夫境界,那樣功夫就到了。

菩薩境界有時示現大劫來臨,天地都在大火中。這個時候眾生痛苦悲嚎。“眾人有常想”,眾生都希望這肉身長存,天地常在,要依報莊嚴,億萬年不變。

實際上不可能的,一切是無常。此時菩薩用智慧光明照向眾生,幫助他們知道無常,“照令知無常”。水火這些都是生滅法,是現象,水火從哪裏來?知道了就找到了本體。

“無數億眾生,俱來請菩薩,一時到其舍,化令向佛道”。假定這世界乃至他方世界所有的眾生,都來請,就同一時間在每一個人的麵前出現,教化他,使他心向佛道。

這本事之大,能同時化身做不同的事情,多好!這不是不可能,縱然有人可能做到,還不能算是智慧成就的神通,不是真佛法境界,隻是幻化。

真神通是本性功能自然如此,我們每個人的前麵都有一位菩薩,隨時在那裏,沒有離開過。

在哪裏?在自己心中,心即是佛。

了解心佛一體,就知道這經文並沒有扯謊。我們用空氣作例子,把經文改成:“無數億眾生,俱來請空氣,一時到其內,化令向佛道”,那你就懂了。

大家鼻子一吸,空氣就來了,全體同時呼吸,各不妨礙。用光明作比方也可以,都是自性本體功能之所生。所以“眾生俱來請菩薩,一時到其舍,化令向佛道”,佛菩薩豈止來到眾生麵前,更進入所有眾生心中,我們一念之間,自己都念念見到佛。

佛在哪裏見?不用跑到山上去,就在自心之內。

大乘菩薩如何饒益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