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類學與民族學的關係(1 / 2)

民族學和人類學關係密切。廣義而言,人類學是研究有關人類知識的學問。研究人類體質的稱體質人 類學;研究人類社會和文化的稱社會人類學或文化人類學,當前也合稱為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人類語言 的稱語言人類學,此外還有一些分支學科。

由於各國學術傳統的差異,對人類學的名稱及其分支學科有著不同的理解。在歐洲大陸和前蘇聯,人 類學一詞僅作狹義的解釋,即專指對人類體質方麵的研究,而對人類社會文化方麵的研究則稱為民族學。 在英國學術界,傾向於將這部分內容稱為社會人類學;而在美國,則傾向於將這部分內容稱為文化人類學。 然而,不管是社會人類學還是文化人類學,他們研究的對象、範圍、理論和方法,都基本上等同於民族學, 正因如此,民族學和文化人類學彼此之間相互通用。

2.人類學及其分支學科

人類學是一門全麵研究人類及其文化的學科,是一門曆史和理論的實驗科學,同屬於自然科學,又屬 於社會科學。人類學有四個主要的分支學科:文化人類學、體質人類學、考古人類學和語言人類學。

1文化人類學:

文化人類學是一門研究人類文化的科學,為人類學的主要分支之一。1901 年霍姆斯首先創用這一專稱, 旨在強調人類學研究中人類文化的部分。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人類文化的起源、成長、變遷的過程,分析、 比較各民族、各部族、各國家、各地區、各社區文化的異同。文化人類學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許多不同 的流派,其中主要有進化學派、播化學派、結構主義學派、功能主義學派。

2體質人類學:

體質人類學也稱生物人類學,是人類學的主要分支之一,是一門研究人類自身起源、分布、演化與發 展,人種的形成,以及現代人種、種族、民族的體質特征、類型及其變化規律,人類體質特征與環境的相 互關係等問題的學科。

3考古人類學 考古人類學從事對人類遺存的研究、複原、保護工作。考古學不僅研究人體的遺骸(由此可得到人生

和死的資料),也研究人類所創造、生產和使用的一切事物的遺存。換句話說,考古學家試圖發現和研究 所有的人類活動遺跡,通過這些遺跡來了解和複原人類的活動,以及人類與其環境所構成的關係並為文化 遺產的保護提供建議。

4語言人類學

語言人類學主要是對人類的交流係統(尤其是語言)的分析和研究。語言學家們關注的問題有:語源 研究,即現代的語言是怎樣進化而來;研究其他物種的交流體係,以及人類的經驗怎樣成為代碼,未來的 語法將怎樣構成等;通過語言研究人類思維的本質。所以,語言人類學並不是為了多掌握幾門語言,而是 通過對語言的研究來更好地理解人類的本質。

5生態人類學

生態人類學是致力於人與環境之間複雜關係的研究。人類的生存一直同鄰近的土地、氣候、植物以及 動物種群發生著密切的關係,並對其產生影響,環境因素亦反過來作用於人類。生態人類學試圖探討人類 群體如何適應塑造其生存環境並伴隨此過程形成相應的風俗習慣以及社會、經濟、政治生活。簡言之,生 態人類學希望對人類社會文化作為適應環境的產物做出唯物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