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幾章有改動,將前世部分刪掉了,又補了四章上去,若是銜接不上,可以重新下載一下。)
…………………………
後來金氏病故,陰氏進門見喜,他們就起過心思將兒子帶回來。
可那時兒子已是個半大子,人又長得伶俐,元錦寧不肯輕易放他回來,要他們拿出五兩銀子贖回去。
家中拿不出那麼多銀子,隻好看著那孩子在堂弟家中吃苦。
都打在兒身,痛在娘心,陰氏苛待自家兒子,她早就忍無可忍。
偏偏囊中羞澀,無計可施,如今兒子生死不知,沈氏又身懷六甲,若是再被陰氏磋磨,萬一沈氏肚子有了好歹,他兒子就要斷了後。
她如何忍心?
陰氏見陳氏按捺不住站了出來,眼珠子轉了轉,獅子大開口:“歸還兩畝水田,另付銀錢二十兩。”
人群中一片嘩然。
“二十兩?陰氏瘋了嗎?”
“這真是……真是太過分了。”
“我虛長這麼些年歲,連銀子長什麼樣都沒見過呢,陰氏真是不知所謂……”
“這種敗壞門風的惡婦合該休回娘家……”
不怪他們如此義憤填膺。
梁朝官方實行錢帛並行,即以銅錢和布料作為貨幣。
宗交易用銅錢,大宗交易用布料。
金和銀原本並不是官方通用貨幣,隻是後來和西域往來通商,金銀交易才漸漸多了起來。
銅錢一文重一錢,十文重一兩。
銀和銅兌換比率為一比一百,故而一兩銀價值銅錢一千文。
在亂世之前,米價一鬥不過二十文,生絹一匹五百文。
如今亂世將至,商人囤貨居奇,米價漲到了五十文一鬥,生絹八百文一匹。
這樣算來,二十兩銀足能買上四百鬥米,以一鬥十二斤算,就是四千八百斤。
按照鄉下雜糧粗糧野菜米糠混著吃的那種吃法,元瑉之就算敞開了肚子都吃不了那麼多。
更別提還有之前他們搶占了元瑉之的那麼多良田。
陰氏竟還有臉獅子大開口,可真是讓族人們大開眼界了。
陳氏氣得雙手顫抖:“二十兩?陰氏,你不要欺人太甚。”
元瑉之十二歲時就包攬了家中的所有重活,那時陰氏一家吃的精細的米飯,元瑉之隻能喝雜糧野菜粥。
一碗粥下去,有大半碗都是水。
因防著他分田地,陰氏也不同意給他一門親,就當牲口一樣使喚著。
二十歲才撿了沈氏回來,在族裏幹涉下才算成了親,期間被陰氏磋磨,沈氏還產過幾回。
元瑉之若還在,今歲剛好年滿三十。
這麼多年做牛做馬,還要承受陰氏的虐待,若要還養育之恩,也該還清了。
當年金氏在年成最差的那些年接了瑉之去,若是她來開口,不是二十兩,就是百兩她也不覺得過分。
但陰氏是個什麼東西?憑她也配提養育之恩?
陰氏冷笑:“你若是出不起價,便抵了家中田地給我。”
陳氏一時失語,家中的確有一畝薄田,但田地是農戶的根本所在,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賣了田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