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考驗默契的時刻到了!(1 / 2)

方婕現在吃驚的反應,也是在林軒的預料之中的。

不管是石墨烯,碳納米管,雖然作為納米材料,性能很強,但是應用也隻是在納米化層次上進行應用。

而要把納米材料從納米層次,往宏觀尺度應用的話,那麼納米材料的性能,則是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微觀層次到宏觀層次,其中的每一步,都是天塹一般的難度,都是萬分巨大的挑戰!

像是方婕這種世界前列的物理研究者,肯定是知道這個道理的!

這個層次的跨越有多大呢?

如果把一個直徑為是十納米的碳納米管放大到一根尋常水管的粗細。

那麼林軒要進行的研究,先是要把這根水管造到數倍地球直徑的長度。

然後林軒還要考慮怎麼把這跟水管和數以萬計根水管連接。

最終需要的結果就是,把這些水管連接成一百個地球直徑那麼寬的大絲束碳納米管纖維!

一百個地球的直徑,一百二十多萬公裏,相當於是三個地球到月亮之間的距離。

想象一下地球和月球之間,連接有無數的碳納米管組成的纖維,將是何等壯觀的場景!

這些碳納米管纖維,就是製造碳納米戰衣的原材料!

而且這個比喻隻是規模上的比喻,並不能代表在微觀和宏觀尺度之間,在力學和多種物理性質上的力學變化,那隻會更加的複雜。

碳納米管和碳納米管之間的連接,還需要非常牢固!

這並不是說拿著膠

水什麼的,粘一粘就完事了!

林軒在連接碳納米管和碳納米管的時候,隻是需要分子本身的範德華力,可不行。

而是需要在分子尺度上,用地球上目前所沒有的物理科技,近乎無限的放大極性分子的永久偶極距之間的相互作用!

簡單來說,就是讓不同的碳納米管之間的分子力,變得無比的牢固,就像是一個完整的整體一般!

這也是納米戰衣的特點之一,那就是納米戰衣本身,全部都是一個由納米層次的分子連接而成的整體!

要是這一步做不好的話,那納米戰衣還沒上身就會分解,更別說有異乎尋常的能力了!

不過這些都是後續的研究了。

對於碳納米戰衣這種精細和複雜到近乎變態的科技研究,林軒也沒奢望能夠多快搞出來。

現在林軒隻想先把第一步做好,那就是合成穩定的宏觀尺度碳納米管!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隻有先研究出了足夠穩定和足夠長度的碳納米管,才能繼續進行下一步的研究!

想到這裏,林軒也看著眼前驚訝的方婕,笑了笑說道:“方院士,我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

“你肯定也知道,放眼整個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任何的一個實驗室,有成功的研究出宏觀尺度碳納米管的先例。”

方婕點點頭,睫毛抖動了幾下,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林軒教授,我們先不談納米戰衣研究的可行性,隻是說碳納米管

的話,那確實是這樣的。”

“要是那個國家的研究所,研究出了這樣的碳納米管,那就不是獲得幾個諾貝爾獎的問題了,是連續包攬幾年的問題!”

方婕在短暫的震驚之後,又認真的查看了起來林軒所寫下的這份資料。

這次,方婕看的無比仔細,其中有一部分公式和數據,是身為物理學院士的方婕,所從來沒有見過,沒有接觸過的。

甚至這其中很多資料數據,在方婕看來,甚至是一個全新的高度,全新的領域,超出了目前世界頂級物理學家研究的極限!

開辟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開創性研究的路徑。

在再次仔細的看完了這份資料之後,方婕對於林軒的研究,心裏麵依舊沒底。

畢竟這隻是一份沒有經過嚐試的資料而已!

但是林軒在這份資料之中所表現出的條理清晰,嚴謹,以及各種細節,再加上林軒對於這份方案自信的神態,也是深深的觸動了方婕的內心。

“林軒,你究竟是怎麼想到這些的?”仔細看完資料之後,方婕驚訝的說道:

“這裏麵有很多技術,完全是嶄新,而且在世界上理論方麵都是空白的,像是這個納米催化劑催化生長公式……,真的能成的話,那麼單單是這一條,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化學獎和物理學獎,都是非你莫屬。”

“其實成不成,我心裏也沒譜,畢竟還沒開始實驗,方院士你肯定也知道,理論和實驗,

還是有差距的。”林軒也微笑著說道。

林軒說的是實話,畢竟這些數據,歸根結底還是來自於在係統模擬過程之中的領悟和總結,和現實世界實驗室驗證,還是有所區別的!

方婕臉上的神情也逐漸從之前的驚訝,變得期待了起來了,燦爛一笑,對林軒說道:“林軒教授,你說的沒錯,數據和理論需要實驗驗證才能成立!我現在就去按照你的數據,進行研究之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