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這麼隆重的日子,要是不來那就太失禮,太不給人麵子了。
怎麼說是錦家幾代唯一的女娃,可稀罕了。
錦二婆子也不清楚,對於那倆房人向來沒法預料,動不動就說生意各種忙。
如果不是情理需要,還真不想去請,免得還以為她們家想撈好處占她們便宜。“不知道,我婆婆肯定會來的。至於大房和三房全家都請是請了,就是不知道她們都來不來。想來應該會有派代表過來吧。”
無法估測。
反正她們請是請了,來不來就是她們的事了,該走的禮節也到位,不會被人背後挑刺。
“那大平媳婦和二平媳婦娘家來不來呀?我看外頭擺了六桌,來的人應該不少吧。”
一桌坐十人或者十二人,人數不少了。
這一次老姐妹還真是大出手了,不過也是,得了這麼一個可人的閨女,確實該高興高興。
“都來都來,人多熱鬧熱鬧一下,家裏好久都沒這麼熱鬧了。”錦二婆子最近過得很舒心,這一次辦九朝宴真的是一點壓力都沒有,賣了魚賣了雞蛋掙了兩筆,若是以前那還真的考慮考慮。“甚至連我的娘家也都去請了,就是不知道我嫂子她們過不過來,畢竟隔了這麼多代我大哥和二哥又不在世上了,關係不免有些生疏。”
這些年錦二婆子也有回婆家去,不過沒經常回去了。父母在尚有去處,父母不在,就連大哥和二哥都不在了,她們又分家各自有小家孫子了,所以她這個做老姑的再回去也不合適。
就是時不時過去兩家輪流坐坐,一年到頭也就過年去一次。
活到這把年紀,真是見一麵少一麵。
不過每次一去,兩個嫂子都不大熱情,這一次估摸著是不會來了。
而且上次回去大著肚子回去的,沒少被兩個嫂子取笑,說她一把年紀還生,那話怪難聽的。
“嗯,反正該請已經請了,來不來看她們的良心。”李婆子說話直,“反正來咱就歡迎,不來我們心裏也有個底,你對我怎樣以後我就給你怎樣的態度,都是一樣的。”
趙婆子點頭同意:“是,這人心換人心,對咱好我們雙倍還回去。對咱不咋地我們也沒必要熱臉去貼人家冷屁股。”
錦二婆子也很理解,“是呀,活到我們這把年紀啥都看開了。處得好就處,沒必要看人臉色。這些也多虧有你們呀。”
“一樣!”
“一樣!”
幾人爽朗地笑著,好友不用多,一兩個就好。
與此同時,錦家大房和三房也抵達村口。
她們是坐著倆輛馬車過來的。錦老太太是跟著大房那輛車,三房人口比較多,自家一輛。
因為有錦老太太在,錦大婆子這一路可憋屈呢,啥話也不能說,甚至想說兒媳婦倆句都覺得沒威嚴,因為她上頭還有人壓著。
這老不死的,怎麼就不去三房馬車坐呢,至少她還能緩口氣。
跟她坐在一塊,她神經就忍不住緊繃著,如坐針氈。
就連今天穿的衣服也不敢太過張揚,怕蓋過她的風頭。
瞧瞧她那一身行頭,沒準到時偷偷拿去給二房。這老不死的還買一個金手鐲呢,打算送給二房那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