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不要依賴他人(1 / 1)

一般美國人的一個最大缺點是,如果他在某個方麵不具備特別的天賦,他通常就認為不值得全力以赴。

不要因為你不是個天生的領導者,就認為自己是個天生的依賴者。沒有傑出的領導天賦並不成其為理由,因為你完全可以慢慢培養。如果我們不對自己的能力進行考驗,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潛力。很多看似沒有領導天賦的人最終證明了自己是偉大的領導者,他們一開始很少顯示出自立的能力。

領導者從不模仿別人。他們也不為大多數人的意見所左右,他們自己進行思考和創造。他們常常自己製定計劃並付諸實施。

敢於特立獨行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大多數人都隻是人口統計中的普通樣本而已,是他們組成了芸芸眾生。但是,卓爾不群又能完全自力的人實在少得可憐。

你看到的每個人幾乎都依賴於某些東西或某個人。有些人靠他們的錢,有些人靠朋友,有些人靠衣裝,有些人靠門第,有些人靠社會地位。但是,我們很少見到一個能完全靠自己的雙腳堂堂正正地立身於社會的人靠自己的美德而生活,完全自立,果敢有為。

當我們成長以後,我們就不能再原諒那些讓我們依靠的人了,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生來的權利就這樣被剝奪了。

當爸爸教小家夥怎樣去做一件事時,小家夥總是很不以為然。但是,如果是他親自做成了這件事,他會欣喜若狂。這種征服的新感覺是一種新增的能力,會助長自信和自尊。

大學教育並不能提高人的實踐能力,它隻是給人提供了一些工具。隻有通過實踐,你才能學會熟練地使用它們。是“艱難困苦”這所學校磨練了人的意誌,使人奠定了成功的資本。

亨利·比奇講了下麵這個他小時候學習自立的故事:“我被叫到黑板前,心裏惴惴不安,抱怨個沒完。這一課必須得學。我的老師說,聲音很平靜卻相當有力。他從來不認可一切解釋和借口。他會說:我要的是那個問題,我不想聽到你沒能回答那個問題的任何理由。”

“我學習了兩個小時。”

“那對我沒有任何意義。我要的是你背下這一課。你可以不必去學,或者你可以學上十個小時,隨你的便。但我要的是你背下這一課。”

“這對一個嫩小子來講太難了,但我從中獲得了益處。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獲得了巨大的勇氣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我不再害怕背課文了。”

“一天,他那冷漠平靜的聲音在大庭廣眾之下落在了我頭上:‘不對!’”

“我猶豫了一下,於是從頭開始背,當我又背到相同的地方時,又是一聲斬釘截鐵的?不對!?阻斷了我的背書進程。”

“下一個!”

“我坐了下來,覺得莫名其妙。

“那個同學也被‘不對’聲打斷了,但他繼續往下背,直到背完為止。當他坐下時,得到的評語是?非常好。”

“為什麼?”我埋怨道,我背得和他一樣,你卻說‘不對!’”

“你為什麼不說?對?並且堅持往下背呢?僅僅了解課文還不夠,你必須深信你了解它。除非你胸有成竹,否則你什麼都沒學到。如果全世界都說?不,你要做的就是說?是,並證明給人看。”

一個老師能提供給學生的最好教益就是訓練他依靠自己,信賴自己的能力。如果一個人年輕時不學會自立,他就會成為一個弱者,一個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