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精力,目標專一,就會產生一種神奇的創造力,就會創造出我們所渴望的事物。
我們所渴望的,是一個偉大壯麗的時刻。
我們心靈的渴望,激發了我們的創造力。它使我們的才智得到增強,能力得到提高,從而使我們的夢想變成了現實。大自然是個講求信譽的商人,如果我們為希望得到的東西付出了代價,她就會把我們所需要的東西交給我們。我們的思想就象水的源頭,從各個方麵流向廣闊的海洋。這些思想之源產生了強大的動力,使我們的願望和誌向彙合了起來。
如果現實中沒有南方,鳥兒就不會在冬天飛往南方;同樣的,如果沒有現實生活作基礎,造物主就不會賦予我們心靈的渴望,去渴望更廣闊的、更完美的生活,去渴望最大限度的自我實現,去渴望不朽的生活。
在植物世界,花、果實的生長都符合它們的自然本性,它們在特定的時間開花、結果和成熟。在有機會開放之前冬天就已來到,這並不讓花蕾感到奇怪;在大雪降落之前,果實就已從樹上掉下;植物的生長並沒有因此而發育不全。
相反的,如果我們發現,冬天到來的時候,所有的果實還是青色的,含苞待放的花蕾不再生長,而是被凍死,我們會意識到這是不正常的。同樣,如果我們發現,在生命結束之前,千百萬人中沒有一個變得完美,或者說,千百萬人中沒有半數的人實現了自己的目標,那麼,我們會覺得生活欺騙了我們。
如果我們看到一棵有生命力的樹被風吹折了樹枝,我們會覺得這是不正常的。同樣,如果一個人繼承了神靈的品格和無限的能力,在還沒有完成目標之前,就從生命之樹上夭折了,這也是極不正常的事。
如果一棵蘋果樹在還沒有來得及成熟、實現它的生命價值之前,它的生命被扼殺或者被砍掉,麵對這些殘枝,我們會表示抗議。同樣,一棵高大的橡樹,當它開始發芽、沉浸在結出椽子的夢想之中時,如果被無情地拔掉,我們也會發出抗議。
然而,即使是那些才能非凡、受過良好教育、有過很好機遇的人,即使是一個民族的優秀人物,在有過最完美的人生之後,當他們站在死亡的邊緣時,他們也會覺得,自己隻不過是剛開始發芽的、沉浸在渴望結果的夢想之中的還有著無限潛力的橡樹。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邏輯上的類推告訴我們,人的一生最終是有機會枝繁葉茂、繁花似錦、碩果累累,去獲得一種自由的自我實現。如果我們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抓住時間和機遇讓我們的思想開花,努力實施自己的抱負,我們的理想就會實現,正象花蕾會找到機會,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開放,散發出芳香,展示花容,而不至於被扼殺或發育不良。
我們本能地渴望,能有時間和機遇走向完美,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如果在還沒來得及走向成熟之前就夭折了,我們就會鳴不平,會覺得不恰當——所有這一切比任何書本知識更能表明,我們心靈的渴望、我們的夢想是與現實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每一個平凡的人身上,都存在著使他成為理想的、完美的人的因素。隻要你在頭腦中保持著一個完美的形象,保持著一個完美的目標,它就會成為一種能起支配作用的生活態度,很快就會融入你的生活,使你成為一個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