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始恨自己,為什麼會同情弱者呢?各種小說影視劇的反派都證明,人一旦擁有了感情,就是有了弱小,實力自然而然就會弱三分。
張雲庭不想擁有弱點,讓別人有拿捏自己的軟肋。
但他沒有辦法,所以隻能哭。
這是一場不會開始的戰爭,相當於地球20世紀的冷戰,所有人都在備戰備荒,不知道戰爭何時開始。
也許戰爭永遠不會到來,也許宇宙大戰可是因為一些摩擦一觸即發。
軍隊中的軍心有些渙散,畢竟維持長時間的高強度模式,對於每個人的身心都有極大損傷。
張雲庭和楓藍,這個據點的領導人,所有人的負責人,在政治意義上的父母官,此刻的反應是:槍斃刺頭,重振軍心。
在處決了幾名聚眾鬧事者,認為強軍政策不得人心,要抗議上層以提升底層軍人的待遇和夥食。
資源有限,沒有什麼辦法。要麼艱苦的活著,要麼死去。處決了鬧事者之後,張雲庭和楓藍也陷入了嚴重抑鬱的情緒中。
張雲庭每天早晨醒來,在洗漱的時候照照鏡子,看著頹廢的自己。雖然身材高大,長相也算俊俏,但是臉上硬是擠不出一絲笑容來。
甚至有時候發展到自言自語的程度:"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
由於軍人施行義務兵和合同兵,但是絕大多數都是義務兵,合同兵隻占很少一部分。絕大多數人當了兩年後就會退居二線,從事後勤任務。
每年都會有源源不斷的新人補充上來。這些嬌嫩的新鮮血液不懂軍隊的殘酷,往往喜氣洋洋的進來,沒過幾天便哭喪著臉。
這已經不是正常訓練了,而是有些整人的意味。
有一次張雲庭微服私訪,想要看清基層對於命令的執行情況,包括士兵的內務和訓練情況。
大家夥士兵都是大頭兵,許多人沒有見識過總指揮張雲庭的模樣,一群人聚在一起信口開河:"怎麼還不開戰。"
張雲庭聽了之後,心裏一驚,這些年輕的士兵居然如此不拿生命當回事。或許是因為年紀輕,對於戰場的殘酷沒有概念。
也或許,是因為現實太殘酷了,導致這些人將戰爭作為唯一的出路,反正已經生不如死了,再壞還能壞到哪裏呢?
其實按照這樣的劇本,按理說士兵們早已經該嘩變了。因為外部勢力太過弱雞,居然沒有一絲一毫派內鬼來據點內。
這樣高強度備戰的情況持續了幾年,宇宙形勢不斷發生變化,由最初的無限緊繃開始變得有彈性至少不再那麼緊張了。
可冷戰給人們留下的後遺症可是永久的。人的心靈一旦受到創傷,可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恢複的。
張雲庭自己都預約了心理醫生,還有許多退伍士兵沒有好的條件,於是做起了違反法律的勾當。
張雲庭理解他們,但是不能放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