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殘破的現實(2 / 2)

張雲庭對於鬥帝的認識幾乎是空白的,畢竟自己最高也隻見識過3級文明,鬥聖強者已經相當於恒星級的存在了。至於恒星之上,也就是規則之力,鬥帝估計也是屬於規則層麵的強者,對於那般境界,張雲庭也隻能用想象去看待了。

張雲庭可以隱約感知,這些留下神尊在地球上,自身去宇宙中逍遙曆練的鬥帝強者,大都還存活著。這些遠在天邊的強者還在享受人類的供奉,雖然人類不知道他們具體在哪,但從供奉中已經產生羈絆。

張雲庭依稀聽到過幾位鬥皇強者說過,就在曾經的比武大會上。在整個宇宙中,氣運的分配是按照一個個星係來劃分的。也就是說,在整個銀河係內,氣運的總和是一定的,而各個物種的發展,除了看自身的努力,絕大多數還依賴氣運之力的眷顧。

而這些鬥帝強者,就前往了銀河係的中心-暴風之城。這是由無數個行星組成的超大行星群,光是陸地麵積就有萬倍地球這麼大。

在暴風之城裏,關乎著銀河係的氣運分配問題。表麵上是通過協商、談判,然後通過協議,最終氣運的分配就按照協議上的內容進行。但是任何談判都建立在武力之上,真理隻在大炮的射程範圍之內。雖然整個過程看上去十分公平,但實際操作又是另外一回事。

譬如許多沒有研發出核子科技、以及太空航行技術的文明,就直接被排除在會議之外。而他們的氣運分配,僅僅得到了最低限度-可以維持生存的程度,其餘的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而越是強大的文明,反而在氣運分配中占據的好處越多。

本來科技十分發達,武力強大,卻依舊占據著最多的氣運之力。這樣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甚至先進的文明不需要怎麼努力,磅礴的氣運之力就可以推著這些種族在發展的道路上飛速狂奔,讓其他種族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張雲庭還看到這套規則背後的東西,這些可以代表自身種族的強者,雖說為了自己的種族追求利益,但是氣運之力分配所要得到的好處,遠遠比自我修煉要快得多。也就是說,這些人彼此之間爭鬥,就好比筷子互相架著,強者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反而是限製了後來者的腳步。

要想從地麵憑空建造高樓,不用擔心世俗上的汙穢瑣事,憑空升在空中。除了踩著屍山血海成就一番霸業,但大多數強者也沒有這個能耐。畢竟實力強大的不止自己一個,哪怕武力上可以以一敵萬、甚至以一敵百萬,但是這樣畢竟是暫時的,並不能長久。

想要人們持久的供奉一個階層,必須有其結構的特殊性。

強者之間不能抱團,畢竟沒有戰鬥意誌,戰鬥能力就會逐漸衰弱,維持不了原來的地位。

強者之間的鬥爭保持一定限度,畢竟沒有了對手,強者本身也就沒有了存在價值。

鬥爭的最低限度,就是要比下一個階層的人接受上限高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