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關於拜訪
1
這是我們來到誠新村以後第一次進村子,村書記開的農家樂旅遊山莊在村子的入口處,再往裏走就是村子了。村裏大概有百八十戶人家,住著清一色的白磚紅瓦的小矮房,這讓我想到了山東省另一個城市青島,記憶裏青島那邊就有很多白磚紅頂的樓房,遠遠望去,整潔漂亮,隻是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我父母結婚時候的事兒了,不知道現在那些紅白相間的房子都還在不在了。
我們讓村裏的小孩子帶路,一路往村子裏麵走去,小孩兒說老太爺家住在村子的最裏麵,村書記家就住在老太爺隔壁。我們走到村子盡頭,看見兩棟獨立幢在路邊的小磚房,小孩子指著最邊上的一棟說。
“到了,老太爺的房子就在那兒。”雲希明給了小孩兒10塊錢讓他買糖吃,孩子歡天喜地的跑開了。
我們走到老太爺的小磚房門前,這小房子前麵帶一個小院,但是看樣子沒有什麼人打理,院子右側是一塊兒開辟出來的菜地,現在裏麵長滿了雜草,不過在雜草叢裏我看見了幾棵含笑草,長得倒是極好。左側門口處砌了一個豬圈,旁邊歪七斜八的搭了一個狗棚,全都空著。再往裏有一個鐵絲網圍著的雞窩,三五隻老母雞慵懶的擠在一起。不過中間留出來的一處走人的小過道倒是很幹淨,不太符合老太爺散漫的性子。
院子外麵的大門是一道鐵柵欄門,門沒鎖,我們推門走了進去。
2
小磚房的門是那種農村常見的對開的木頭門,裏外兩層,外麵的一層沒有玻璃按著紗窗,裏麵的一層鑲了玻璃。夏天的時候就隻關外麵的一層,再打開後院的窗戶,家裏就會有穿堂風,格外涼爽。我注意到木頭門的紗窗和玻璃全都幹幹淨淨一塵不染,我記得老太爺是個孤寡老人,應該不會有什麼親人會幫他做這些吧。
我們敲了敲門,門自己敞開一道縫,門沒鎖屋子裏似乎也沒有人。我也去過幾次農村,一般都是進屋先是廚房,然後左右有臥室,院子裏有旱廁。老太爺的屋子也是這個格局,但是還是有些不同,一進門先是一個簡易的廚房,支了一口農村常見的土灶,架著一口大鍋。但是正前方的大堂裏麵擺了一張靈芝八仙桌,紅木的,兩邊各擺了一個太師椅,也是紅木的。太師椅的靠背用的全是透雕的繩紋,中部攢框鑲著雲石,底下用的是折腿靈芝足。那八仙桌包漿自然瑩潤,冰沿口,牙板透雕靈芝紋。這一套家具做工細致考究,先不論年代價值,單是目前的市場價已經在十萬左右,想不到這老太爺還是個有家底的人,真是人不可貌相。
八仙桌正上方懸著一塊青龍匾額,上麵隻書一個“平”字。八仙桌上擺著關二爺的神位,但是一看就是農村的集市貨,做工粗糙,還有點掉漆。
我走到八仙桌前,正想再好好看看這紅木家具的年代,那邊雲希明卻喊我過去。
“陰陰,你來看看這個…”他的聲音從屋子裏麵傳來,我尋著聲音走了過去。木頭門右邊的應該是廂房,裏麵堆了不少的雜物,沒有門,隻有一個布簾子。雲希明的聲音從左邊的屋子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