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墳頭斷(下)(1 / 2)

第467章墳頭斷(下)

“蒲坐墳?!那又是什麼東西?”大哲問。

“想要墳頭斷,就要從三個方麵判斷,巒頭,理氣,擇日。從巒頭這個角度分析,巒頭之美醜好惡直接影響到墳墓內之氣場聚散,導致墳墓內之屍骨出現各種各樣的奇怪現象,反之也是如此。巒頭美者,屍骨紅潤或潔白,巒頭惡者,墳墓內會出現各種各樣之古怪的現象。曾經有高人做墳頭斷,憑借著坐滿朝空,大山迫壓,白虎凹陷,山勢飛走無情,這幾點就準確判斷出墳墓內,屍身的頭顱向左後方歪斜。還有一個例子,墳墓周圍,坐山高迫龍虎全缺,半山腰立穴,三麵受風,由此風水大師說墳墓內頭顱往腳下移動。”

“這麼神?”雲顯感慨道。

“這有什麼,還有比這更加傳神的呢。從理氣的角度分析,順即氣聚,逆即氣散,氣聚則屍骨紅潤或潔白,氣散則墳墓內必動,墳墓內動即屍骨出現各種異像。風水家判斷出某個王工貴族的墳墓內有樹根綁屍骨,原因僅僅是因為氣不專聚、外界乘虛而入。有人分析說,墳墓中的頭顱向右歪斜,是由於八白向星須得水納氣,午宮之小山丘高於祭台已影響令星納氣,氣不納即不聚,不聚即氣散,氣散即煞入,八白向星上山成煞,煞避頭顱歪。而這些精準的判斷都來都在開啟棺槨的時候一一得到印證。”雲希明說。

“這麼說感覺特別像是算命的,什麼印堂發黑,什麼紫氣東來之類的。”閔瀾說。

“風水學說和看相的玄學原本就是同宗同源,一個是看人,一個是看山水,說是算命也不算錯。”雲希明說。

“還有第三種呢?”王娜姐問。

“第三種,從擇日的角度分析。這一點我解釋不清楚,實在太高深,隻能直接舉例子說明了。曾有古墓,坐滿朝空,龍淺氣薄,向首約500米有水。由此說其墳墓內屍體已腐化、屍骨不全。原因是,旺山旺向,但四綠客星入中,五黃煞星到山,五黃煞是氣煞當中最具威力之大煞,加上龍淺氣薄,屍體容易腐化,五黃又為廉貞火,火燥屍骨易焦,由此得出了結論。又一年,見雙星會坐局,坐滿朝空,向星上山成煞,年客星三碧入中,五黃煞星到山,向星上山即氣不能納,氣不納即不聚,不聚即氣散,氣散即煞入,五黃又為廉貞火,火燥屍骨易焦,所以說,這墳墓內金缸入沙、頭顱骨輕微粉灰。”雲希明說。

“屍體在墳墓中的變化往往關係到進入墳墓之後究竟是大吉還是大凶,能夠這樣就判斷出屍體的情況,實在是匪夷所思。”陸大叔說。

“墳頭斷之方法靈活多樣,先觀形勢兼看墳頭,如滿山綠色、墳頂無草,這種情況墳墓內必生蟲蟻等等,再用理氣兼顧擇日,初年首重納氣,歲久更重收氣,墳墓內之屍骨好壞取決於氣之聚散。隻要能夠舉一反三,就可以做出準確無誤的墳頭斷。但是可以的是,如今當下這樣的能人已經幾乎不存在了,很多秘術就此就要失傳了。”雲希明說。

“可是你竟然還會使用這種方法,實在是了不起。”閔瀾說。

“我也是機緣巧合,和爺爺的以為老朋友聊天,他跟我講了一點,又送給我一本書,說是他自己寫的,覺得和我有緣,讓我務必詳讀,竟然沒想到在今天派上了用場。”雲希明說。

“可是公子哥,你剛才說的那些,也沒有什麼蒲坐墳啊。”大哲說。

“對,蒲坐墳,這個和之前那些例子全都不一樣。首先我們來看這裏的巒頭,雖然都是小山包,但是也形成了一種巒頭,三巒環抱,山勢凝聚,彙於地中。再看理氣,順氣融彙,聚氣安泰,融氣於內,不外消散。最後看擇日,現在天還沒有完全黑,但是卻有一顆星星早懸於當空,可謂是碧星一懸。”雲希明說的就像是外語一樣,大家聽的全都雲裏霧裏的。

“公子哥啊,這些什麼懸啊,垂啊的,我們都聽不懂,能不能來點通俗易懂的?”大哲說。

“這樣的情況之下產生的一種墳頭斷就叫蒲坐,就像是一個蒲團的坐墊一樣的環抱的墳墓,可以判斷出來,裏麵的屍體是坐著的,呈現出一種坐化的姿態。”雲希明說。

“坐著的?!公子哥,誰家下葬不是躺著的啊,哪有坐著的啊?再說了,坐著也沒有辦法進棺材啊,難道還有立著的棺材?”大哲說。

“這個還真是不好說,在別的地方不可能,但是在這裏,卻是極有可能,你忘了他們是什麼民族了麼?”雲希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