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文物古跡(1 / 3)

大城縣曆史悠久,依據有史料記載的古徐州(今大城縣城)地名及出土的文物證實,至今已有2500年的曆史。縣境內,地上地下文物遺存豐富,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一般文物保護單位34處。2009年,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活動中,新發現從先秦至民國的古村遺址、不可移動文物143處。這些文物古跡的麵目,展示了大城璀璨、深厚的曆史文化內涵。

1、戰國時期燕南長城

燕南長城,清光緒《大城縣誌·古跡》記載為“長城遺址,在縣西南廣安鎮,有土岡。相傳以為始皇所築”。清光緒《大城縣誌·河堤》記載:“古堤自本境迷堤村接文安縣境韓村,低昂斷續五十裏,或雲‘長城堤’,或雲‘護城堤’。查疑是趙武靈王所修,非秦之長城也。”舊誌所記長城今據曆史學者考證,實為燕南長城。

燕南長城又名長城堤,為燕國所築。春秋及戰國上葉時期,大城屬齊國領域,邑名徐州,為齊之西北邊城。公元前284年,燕國伐齊,徐州首當其衝,為燕所得。出於戰爭防禦,燕將易水河堤防加以改造,成為軍事防禦設施。位於大城南的一段防洪大堤經改建,與燕原有易水堤防成了軍事防禦工事,形成了燕南長城,故又稱易水長城,起到了“燕水不南,趙水不北”的軍事、防洪兩種功能。燕南長城西起燕下都(今易縣西南),東南至大城止,全長約250公裏。

燕南長城在大城分為南、北、東三支。其中南支從河間市入境,經過大城縣位敢村南、大孟橋村、廣安村南、劉演馬村、王演馬村、西迷堤村、東迷堤村、劉固獻村、高堤村、鹹堤村、楊堤村,在縣城東南止,全長20餘公裏。《中國曆史地圖集》亦標有此長城。

南支燕南長城為黏土所築,長城遺跡被現代堤防、村莊、廢棄堤墊或農田、道路所覆蓋,曆經幾千年的風雨剝蝕已麵目全非。20世紀八十年代前,位敢村南約兩千餘米的一段呈東西走向,牆體高1.5米左右,寬8米左右,夯層厚0.13米左右。雖因生產隊和村民建房多年取土,漸夷為平地,但現今仍有遺跡依稀可辨,且留下“堤南”、“堤北”、“堤頂”一些地名。現今保存較好的僅剩縣城西南楊堤村東千餘米一段,該段燕南長城遺址東西走向,高於地麵約2米,頂部寬約25米左右,剖麵勘察有較規則的夯渦。

2002年,燕南南支長城被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支燕南長城,東起萬燈村東、王軸北村、郭底村入文安縣境。一路斷斷續續,綿延長達10餘公裏。此長城修築應是公元前247年,燕趙兩國交換邊界領土所為,原屬燕國的平舒城予趙後,其南支燕南長城已失軍事作用,因此,燕國又沿新邊界重築一條燕南長城。

東支燕南長城又分兩支,其中,西支勾通南、北支燕南長城,南從二姑院向北經溫村、東萬燈、孝彩至郭底。東支燕南長城南起東馬村,中經演馬、固獻、八方、南趙扶、商莊子、旺村、西子牙入文安縣界,全長30餘公裏。廊坊文物專家認為此長城應是防水設施。

燕南長城曆史上禦敵作用還未見於更詳細的史料記載和出土文物的佐證,但作為防洪大堤,燕南南支長城在1949年以前卻十分顯著。曆史上流經大城縣的子牙河水,在夏秋季經常改道泛濫成災,淹沒兩岸的田園和村莊。每值汛期一遇子牙河決口,堤南便是大水汪洋的泛區,長城堤以北的村莊卻安然無恙。堤南堤北的村民常因破堤分洪和固堤保家園而發生爭執,繼而發生械鬥釀成流血事件,結下恩怨。直到20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在根治海河大規模的治理水患工程中,開挖了子牙新河,才從根本上解除了洪水的危害,這段古老的戰國時期的燕南長城才徹底完成了禦敵、防洪的曆史使命。

在大城縣燕南長城遺址上共發現3處烽燧(俗稱煙墩)遺跡。1、郭底烽燧,位於郭底村內,距長城東約600米。1976年文物普查時建有文物檔案,當時發現有夯土、灰燼遺跡和戰國時期泥質灰陶器物殘片等,麵積約250平方米,高約1.2米,現積水坑內仍可見殘跡。2、王軸北烽燧,位於王軸北村東北端,距長城南約20米,1973年前後平毀,當時麵積約350平方米,高約1.5米,曾發現灰燼、人骨、灰色陶器殘片等遺存,為硬塊狀沙膠混合土。3、旺村烽燧,位於旺村東南約120米處,東距長城約2300米。1966年前後平毀,當時麵積約500平方米,高約2米,土呈硬塊狀。

2、秦代秦始皇幼子墓

秦始皇幼子墓位於龍塚村東500米處,因之又稱龍塚古墓,為橢圓形土丘,高於地表5米。南長75米,東長52米,北長57米(1954年開渠削去了3米封土),西長48米,麵積2000平方米。古墓上,灌木雜草叢生,四周有繩紋磚、陶片露於地麵。該墓據專家考證,為秦漢時期古墓,其占地麵積、構造規模和土方工程浩大,非一般官吏所享用,是河北省為數不多的秦漢墓葬。

龍塚古墓,《天府廣記》記載:“秦太子墓,在大城縣北段堤村,始皇巡守駐驛於此,幼子亡葬之。”故文物專家學者認為龍塚古墓即秦始皇之子墓。

龍塚古墓係秦始皇何子,清於敏中《日下舊聞考》轉述三國魏文帝時的《城塚記》古籍,稱“相傳始皇巡守駐蹕於此,值幼子薨,因瘞之”。按相關文獻推論,龍塚古墓應於公元前215年的秦始皇第四次巡遊“碣石”(今秦皇島)後,返程時於大城所建。幼子,《禮記·典禮》:“人生十年曰幼”,表明龍塚古墓主人係秦始皇十歲左右的年幼皇子。

龍塚古墓屢遭盜竊、破壞。據傳,民國初,軍閥混戰,曾被亂軍盜走小石獅一對。曾有行伍之人在墓頂蓋一狐仙洞,明為拜佛,疑為盜墓。1960年,有牛村人借打洞抓狐狸之名,帶走狐仙廟石具等。1982年7月,龍塚古墓被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漢代參戶故城遺址

漢代參戶故城遺址位於完城村南500米處,又稱完城古城遺址。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載:“平舒縣城西南五十裏有參戶亭,故縣也。”即指今完城村南的古城遺址。

參戶縣為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所置的勃海郡26個屬縣之一,東漢初廢,縣降為亭。按曆史文獻所記,參戶故城雖降為亭,但因地理位置重要,成為屯兵地方,因而又稱平虜城、木門城。參戶故城曾設為侯國,漢武帝時,河間王劉德封第九子劉勉為參戶侯。參戶侯傳五世,至東漢初隨縣一並裁撤。

參戶故城遺址占地625000平方米。其中城池呈四方狀,長寬各600米,高於地表0.6米,總麵積360000平方米。當地稱為“南台”遺址麵積2667平方米,散有大量陶器碎片,繩紋筒瓦,獸形、卷紋圖案瓦當。1956年於此出土一枚兩厘米見方、厚半厘米的篆刻“別部司馬”銅印。

早年時,每經暴雨就有很多漢五銖錢幣、銅箭鏃顯露,至今仍可尋覓。在遺址東南“東城”處,曾出土過群葬屍骨多具。西南角有古代冶煉遺跡(為銅、鐵冶煉渣及木炭)。村民取土時發現過密集的陶井,表明當時古城人口眾多,曆史悠久。

參戶故城遺址陶器分先秦、漢晉兩個時代。先秦文物有夾砂陶器等。漢晉陶器豐富,有大量鼎、豆、盤、筒瓦、罐以及磚、陶製台階等。參戶故城周邊曾出土刀幣、銅車馬具、銅件等先秦文物。早年對完城古城遺址屬何類別,並無確定,曾據“別部司馬”軍印定位東漢屯兵點。2001年,經文物專家考證完城古城遺址即《水經注》中所記載的漢參戶故城,對科學考證古代曆史地理有著重要作用。2005年,漢參戶故城遺址被列為廊坊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漢代齊圪墶古

漢代齊圪墶漢墓位於齊圪墶村北200米處(南趙扶排幹渠北),由大小兩座土丘和一塊高地(居土丘西)組成,為東西向平列,舊時,當地稱“三連山”。西高地土丘漢墓,20世紀五十年代開渠時鏟平。1966年曾出土百餘斤漢五銖錢幣。中間墓葬最大,占地麵積400平方米,高出地表6米。民國以前建有玉皇閣。閣上有鐵鍾,上鑄有“隆慶六年小商屯村”字樣(小屯村即齊圪墶村古稱,今大尚屯為大商屯)。廟供鐵鑄“慈航道人”神像,被侵華日軍所毀造槍炮。東側土丘略小,麵積約300餘平方米,舊有娘娘廟,與玉皇閣一同毀於抗日戰爭。

齊圪墶漢墓發現於1970年,時村民在大土丘上挖戰備防空洞,於土丘西側底部發現大型磚砌古墓(發現處應在古墓西南角)。古墓呈“口”字型,墓口朝東,中通墓室(內分南北墓室,北一南二,有坍塌地方)。墓道高1.8米,寬1米,轉彎處寬2米。墓道呈方型,相環通,並有凹進地方。古墓結構複雜,保存基本完好。墓室、墓道為圓券頂結構。墓道內發現陶狗、陶盤、陶樓、五銖錢幣等隨葬品。墓道磚壁發現煙熏陳跡。經1976年、1985年兩次文物專家鑒定,齊圪墶古墓為漢代磚室墓葬。因該墓早已被盜,不知墓主何人。東土丘已被破壞,未發現墓葬。

齊圪墶漢墓是保存較為完整的漢代大型多室磚墓,其規模較大,土方工程浩大,地麵反應出的墓葬結構明顯清晰,封土保存較好,反應出當時北方地區上層權貴的奢侈,也反應了北方地區的古喪葬習俗,是研究漢代經濟、政治、文化、工藝技術等的重要實物例證。1993年,齊圪墶漢墓被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