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浩瀚的典籍中,就有大城的幾個典故。這些典故,是大城縣悠久文化陶冶出的一種燦爛結晶,至今仍充滿活力,閃耀著光輝。
1、齊威王寶四臣
齊威王(公元前378―公元前320年),戰國時期齊國國君,公元前356年繼位,在位36年,以善於納諫用能、勵誌圖強而名著史冊。
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威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33年),與魏王會田於郊。魏王問:“王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魏王曰:“若寡人國小也,尚有經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萬乘之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東取,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戰國時,稱為徐州的薛國),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餘家。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將以照千裏,豈特十二乘哉!”魏惠王慚,不懌而去。
齊威王不以寶珠為寶,而以人才為寶,史稱“齊威王寶四臣”,留下千古佳話,也間接反映了黔夫在古大城的政績是萬古留名的。
2、子牙釣台與薑子牙後裔
大城縣城北偏東18公裏的西子牙河北村,民國以前稱子牙鎮或西子牙村。在其東北千餘米處,有一高台,上麵,古磚、瓦遍布,房屋殘跡仍然可辨。這就是舊縣誌所記載的薑太公廟。薑太公廟,當地傳為薑子牙曾於此垂釣處,所以又稱“尚父古祠”或“釣台煙波”。要說此處為薑子牙垂釣遇周文王之處,顯然與史不符,所以,清朝的乾隆皇帝巡視子牙河工時,親來此地考察,也否決了。但是,子牙釣台還真與薑子牙有關,卻鮮為人知。
據當地清康熙年間呂氏族譜序言記載:周朝,薑子牙所建的齊國相傳30世,但到了戰國時期齊康公二十六年(公元前379年),薑氏的齊國因“田氏代齊”之故,子孫四散,其中“長支居登州”,“少支”遷到大城,在此“傍台而處”(一高大土台)。薑子牙的“少支”為什麼遷徙此地?恐與齊簡公當年出逃徐州一樣,離開田氏視線,圖謀東山再起。後來這支薑子牙後裔在此繁衍生息,成為大城縣目前已知曆史最悠久的望族,也是華北地區的望族之一。
據當地文史愛好者考證:唐朝時期(618―907年),當地呂氏為敬先祖薑子牙,於村東北築台建亭立祠,後又擴為薑子牙廟,因而聚落隨名子牙村。明朝時設為裏,故又名子牙裏。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疏浚子牙河,將流經村中的鹽河東移。村因駐有管理河道的衙門,村莊故擴為子牙鎮。故此,連流經村東的鹽河水也隨名子牙河了。後來,一部分鄉民遷到村東的子牙河畔設立碼頭,漸成聚落,因是子牙鎮派生村,故同名。清末民初,為區分二村,老子牙鎮加“西”字,稱西子牙鎮;新建鎮稱東子牙鎮(今歸天津市靜海縣管轄)。西子牙鎮在1949年又依村中故河道分為二村,居南,故名西子牙河南;居北,故名西子牙河北。
3、大城古稱“越州”的由來
古代,大城古城又稱越州城。大城舊誌就曾記述縣城“故城址基在今縣北。土壟回折,又名越州城。今城仍舊址築,止得其半”。這句話說明了“越州城”的由來。原來西漢末期的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渤海“海水溢西南去,浸數百裏,九河之地為海水所漸”(見《津門談古》)。這一巨大自然災害,科學家認為是海嘯,它給地勢低窪的大城縣城帶來嚴重災害。
如今,出土文物表明,平舒城在西漢末期雖遭海嘯災難,但聰明的大城先人們並沒有遷址,而是取北半城的土疊加在南半城上,因而古大城城池突出周圍地表數米,形成了東西向較長的古城。“土壟回折,止得其半”,就是講這個事情,因此平舒城才有了“越州城”的別稱。
這一稱呼是否準確?出土文物給了最好回答—1969年在原縣委及南關挖防空洞時,都發現了城中地下有古代房屋框架、鍋台,以及人類生活的物品。
原來大城還真是“城摞城”的古城,這也證實“土壟回折,止得其半”的記述是有依據的,同時也證實了先秦時代的大城城址是較大的。
4、王姓的郡望
王姓起源有八:1、出自姬姓。2、出自媯姓。3、出自子姓。4、出自田姓。5、出自春秋時魏獻子之後。6、出自燕太子丹之後。7、出自少數民族。8、出於自改姓為王氏的。總之,王姓多源於古代王子王孫。
郡望,是我國自戰國至隋唐宋時期的地方行政區劃名。也是顯貴世族世居某郡為當地所仰望的標誌,以及宗族姓氏起源、興盛和分宗的特定宗籍。這一郡望宗籍,不論曆史發展、社會變更、宗族遷徙,都是不可改變的,因此具有宗族籍貫的一貫性和嚴肅性。
天下王姓有21個郡望,如,太原郡王:戰國秦莊王置太原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省太原西南),此支王氏開基始祖為東漢司徒王允。再如,琅琊郡王:秦始皇置琅琊郡,郡治相當於今山東省膠南臨沂一帶,知名後人有王羲之。
大城縣即是天下王姓郡望之一的章武郡地方—東漢建安十一年(公元265年)置郡。晉秦始元年(公元265年)置國。其後,郡、國交替,至隋開皇初廢。轄境相當今河北省大清河、天津市海河以南,文安、大城以東,滄州市、海興以北之地。章武郡治在東平舒,即今大城縣城。
章武郡王姓青史留名的有隋開皇年間雍縣縣令王伽。王伽,隋開皇末年在齊州任參軍,因押送流囚70餘人去千裏之外的京城,半途見流囚苦不堪言,便放枷任其自行,可無一人逃走。王伽以德感囚之舉,受到隋文帝楊堅的稱讚,也讓他青史標名。
大城出了王伽,可見當時當地王姓是本郡名門旺族。據傳,章武郡王氏今多居西南的行唐縣一帶。
5、“一心一意”的由來
《成語辭海》“一心一意”的解釋:猶專心一意,堅決之謂。詞語釋義:隻有一個心眼兒,沒有別的考慮。形容做事專心一意,一門心思的隻做一件事。近義詞:全心全意、專心致誌、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心無旁騖、一心一路。反義詞:三心二意、心猿意馬。語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含褒義。
可誰想到這個“一心一意”的成語竟和今大城有關,《三國誌·魏誌·杜恕傳》:“免為庶人,徙章武郡,是歲嘉平元年……”
杜恕,字務伯,京兆杜陵人,生於漢獻帝建安三年(198年),為人倜儻任意,而思不防患。太和中(230年左右)為散騎黃門侍郎。推誠以質,不治華飾,專心向公,論議亢直。在朝八年,不結黨援。後為幽州刺史,為程喜所劾,於嘉平元年(249年)被貶為庶人,流放到章武郡。他在章武郡時寫《體論》八篇,又作《興性論》一篇。嘉平四年(252年),杜恕卒於章武郡。
南朝宋人裴鬆之注引《杜氏新書》評論他時寫道:“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說杜恕這個人是個做事專心致誌、一門心思隻做一件事的性格。
6、黃瓜名稱的由來
黃瓜明明是綠色的,可為什麼叫黃瓜?這裏麵有個小故事,而且還與大城縣有些關係呢。
黃瓜原名叫胡瓜,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後趙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羯族人,在襄國(今邢台)登基做皇帝後,對人們稱羯族人為胡人大為惱火,下了一條法令:無論說話寫文章,一律嚴禁出現“胡”字,違者問斬不赦。
有一天,石勒召見即將擔任章武郡太守的樊坦。見他穿著破衣服來見時,很不滿意,就問:“樊坦,你為何衣冠不整就來朝見?”樊坦隨口答道:“這都怪胡人沒道義,剛才在街上把衣物都搶破了,害得我隻好破衣爛衫的來了。”他說完就意識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頭請罪。石勒見此,也就不好再指責了。等到召見後例行禦賜膳時,石勒指著一盤胡瓜,又問:“樊坦,你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這是石勒故意“考”他,便“恭恭敬敬”地答道:“紫案佳肴,銀杯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石勒聽後,滿意地笑了。
自此以後,胡瓜就被稱做黃瓜,在朝野之中傳開了。
7、後趙的鳳凰獻瑞
宋《太平寰宇記》載:後趙石勒四年(322年),大城縣城東北十五裏許的地方有鳳凰顯現,因築台。
像龍的傳說一樣,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和龍一樣為漢族的民族圖騰。鳳凰被說成是百物之精靈,綜合了各種動物的優美之處。
古人認為,鳳是百鳥之王。鳳是雄鳥,凰是雌鳥。《詩·大雅·卷阿》:“鳳凰於飛,翽翽其羽。”鳳凰以五彩色分類:紅色的稱鳳或鶉,青色的稱鸞或鸛,黃色的稱焉或鵷雛,白色的稱鴯或鴻鵠,紫色的稱鸑鷟。有些鳳凰本身就有五色,《山海經·南山經》雲:“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鳳凰是傳說中的一種飛鳥、羽蟲之長。習性高雅,饑不亂吃,遊擇佳地。小聲如鍾,大聲如鼓。多情多智,鮮豔美麗,婀娜多姿,柔中有剛。
鳳凰的崇拜起於殷商。先民認為萬物有靈,凡是政治清明,就會有鳳凰來儀。凡是鳳凰來儀,就說明天下太平。而鳳凰棲落之地,更為吉地。
自漢昭帝始元三年(公元前84年)至明朝熹宗天啟二年(1622年),我國各地有記載鳳凰顯現的不下數十次,其多為附會之說。同時,史家認為所謂鳳凰係多種鳥類傳說而已。但鳳凰作為華夏各民族發祥、文化肇端之象征,傳奇色彩始終不絕。尤封建時代有所謂鳳凰顯現,往往被認為是國泰民安的吉祥象征,是件舉國大事。後趙的石勒執政期間,就有三四次如此記錄。
鳳凰在古大城降落,自然不僅代表這一方水土吉祥,而且更是整個朝廷國泰民安的大事。於是,胡人石勒便在鳳凰降落的地方築台。
台,即用土堆成的高地,隻不過古鳳凰台在今天百姓眼裏變成“爺爺圪墶”了。大城縣有鳳凰來儀的傳說,實際是代表斯地先民的聰慧和願景。
8、北齊寧死不折的顏惡頭
顏惡頭,據《中國方術大辭典》介紹,他是一個寧死不屈的大城人:顏惡頭(?―531年),北朝術士,章武(今河北大城)人。善於易筮。能用耿玄林占之術。《北史·藝術傳》載,顏惡頭預言“長樂王某年某月某日當為天子”,及期果然。又自言己身“惡在彭城”,後遊東郡,逢彭城王爾朱仲遠將伐齊,召惡頭令筮,惡頭高聲言:“大惡!”仲遠怒,斬之。
史書上說顏惡頭非常精通易經和卜卦,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天,某甲來問卜,顏惡頭告訴他:“你卜令尊,令尊已經逝世了。他的神識本來要升天,由於聽到家屬的哭聲,忽然活醒過來,而且會說話!”某甲答道:“家父躺在病床上長達三年之久,斷氣時,我們全家人大哭,家父忽然活醒過來,說:‘我死了以後,有人來迎接我上天,我因為聽到哭聲而墮落地麵!’”
顏惡頭說:“再過三天,令尊就會永別了!”後來,他的預言果然應驗了。《北史·藝術傳》有其傳。
9、北宋的塘泊禦遼兵
在大城縣北的郭底、祖寺村一帶曾發現宋代古地道。古地道內有武將全屍遺骨一具,護心銅鏡一塊。還發現宋代磚砌圓頂墓葬群,出土文物有定窯的手瓷壺、青瓷碗、澄泥硯及宋代銅錢等。根據出土文物及結合地理環境,由此可知這一地方在宋朝曾為屯兵之處。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乘滅北漢之勢,移師攻遼南京幽都府(今北京),意在完成後周柴榮未竟的收複燕雲大業。初時,宋軍獲勝,連下易、涿等州,直戰至幽都城下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結果遭遼軍夾擊,宋軍敗退,宋從此放棄收複燕雲地區的打算。
當時大城縣北的堂二裏、霸州一線即為宋、遼邊界:南為宋、北為遼。此時遼強宋弱,每到秋末,遼騎兵常奔襲宋境,搶掠財物,砍、燒林木。滄州官員何承矩見此情況,提出以水拒遼兵的建議:沿邊界建成深不可行舟,淺不可奔馬的“水長城”。就是在河北平原上疏浚塘泊、溝通沿邊河道。它西起沉遠泊(今保定北),東達泥沽海口(今天津塘沽南),屈曲九百裏,築堤貯水,防備遼騎兵長驅直入。沉遠泊以西,則依靠種植榆、柳林木,設置軍寨、鋪,派兵戍守,與遼對峙。
《宋史》載,“水長城”沿線設置二十八寨,一百二十五軍鋪,士兵三千餘人,部署兵船百餘艘,往來巡警,防備遼兵奔襲。當時郭底、祖寺村一帶即為防遼軍的文安塘濼南岸。相傳,自後周起就為屯兵之地,有報警用的煙台等設施,稱為“上杭煙墩”,表明了此地即為宋塘泊軍鋪屯兵的地方。
10、明代大槐樹的移民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問我老家在哪裏?大槐樹下老鴰窩。”這是一首流傳華北及中原地區的民謠。
據地名普查統計,大城縣402個村莊幾乎全部居民的祖先是永樂年間由山西洪洞縣遷來的,隻有少部分是從江蘇、浙江、山東等地遷來的。
大城自北宋因地處宋遼邊境,戰爭連年不斷,故人口銳減,由隋唐時的23鄉縮為4鄉(見宋《太平寰宇記》)。後加之金元時期居民為躲戰亂,又紛紛南逃,因此大城變得地廣人稀。明朝初,大城人口不足萬人,元末兵燹和天災還未醫治,燕王朱棣又發動長達四年的“靖難之變”,再次加劇了這一地區的荒涼局麵。
為了鞏固政權,恢複生產,自明洪武四年(1371年)始即遷山西之民充河北之地。到明永樂年間,又遷江南及山東之民。明移民原則是,把農民從窄鄉移到寬鄉;從人多地少的地方移到地廣人稀的地方。移民每人給田50畝,另給種植蔬菜地2畝,有餘力者不限畝數,並免租3年,以鼓勵農民發展農業生產。時“表裏山河”的山西因戰亂少,災疫少,經濟繁榮,人丁興旺,故成為人口外遷的大省。
山西南部移民地點設在平陽府(今臨汾)的洪洞縣廣濟寺。寺旁有株大槐樹,槐樹上棲息著許多老鸛,每當移民在此領取憑照川資後,在奔赴新家之前,難免一步一回頭,最後隻能看見槐樹和老鸛窩(後傳為老鴰窩),於是大槐樹和老鴰窩成了移民惜別家鄉的標誌,唱出了“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問我老家在哪裏?大槐樹下老鴰窩”。聊以抒發懷念山西洪洞故鄉之情。
11、明清兩朝的“京兆首邑”
舊《大城縣誌》載:大城縣衙大門處匾上題有“京兆首邑”。
大城縣為何稱為“京兆首邑”?這是因為明永樂元年(1403年)二月,皇帝朱棣改北平為北京。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朝正式遷都北京。此時,大城縣即為順天府最南端的屬縣(一直持續至民國二年)。
民國以前,大城縣有條江浙魯等省進京的官道(至今任場村南尚有遺跡),無論封疆大吏,還是平民百姓,上京時先經過大城縣,而後才能進京城。古代,南為上為首,所以大城縣就有資格稱為“京兆首邑”了。
12、大城縣衙
大城縣衙是封建社會時典型的縣級衙門建築規模與風格。
縣衙位於縣城中心,十字路西,坐北朝南。始創無考,明洪武元年(1368年)大城縣主簿周自銘在此創置,其後,明代成化三年、正德九年、嘉靖四十年、隆慶三年、萬曆十一年;清代乾隆三十七年、道光十五年至二十三年、同治元年、同治十三年,都進行過重建或大修。至民國年間,一直使用。新中國成立後重建,不以舊例,為縣委機關辦公地點。2000年,縣委機關搬遷,今改建為居民住宅區。
縣衙從南往北俯視,首先是縣衙大門三間,匾額題“京兆首邑”,表示大城縣為順天府最南端的屬縣,也是京畿帝王腳下第一縣。大門兩側為榜棚,張貼告示用的。東西各有一間役房,守門人居住。大門內東側是迎賓館,西側是監獄。往北,儀門三間,中為門,東樹修城碑,西樹清丈田糧碑。過儀門有一座牌坊,再北,有一“戒石亭”,內樹一石碑,碑額刻“聖諭”兩字,下刻“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蒼難欺”。此聯是宋太宗趙光義從後蜀皇帝孟昶的“戒諭辭”摘錄出的,詔令各府、州、縣衙刻石立碑,立於公堂之前,用以告戒官吏要勤政廉政,不許危害百姓。過戒石亭,為大堂。大堂為知縣審理案件的地方,房屋高大,氣勢宏偉,正中匾額為“懸鏡堂”,堂前有露台,青石鋪麵。露台西有座時辰樓。大堂兩側各有九間廂房,東為吏、戶、禮衙吏辦公地方,西為兵、刑、工衙吏辦公地方。大堂後麵有一儀門,內有三間後堂,名退思堂,俗稱“二堂”,是知縣議事、休息的地方,兩側各有廂房四間。再後,有儀門,儀門匾題“瘦槐齋”,為獨立院落,是知縣住宅之處,稱內宅,五間正房,東西各三間廂房。寢室後麵是花園,正中房三間,東邊有房數間,為廚房。花園東北角有一土丘,上建愛蓮亭一座。以上為知縣辦公地方。
縣衙西由西馬道入,有主簿衙,儀門一座,匾曰“督糧公署”。正廳三間,匾曰“履正奉公”,東西廂房各二間。正廳後,東有小房一間,西有書房一間。寢室三間,後房三間。
典史衙,由東馬道入,儀門一座,正廳四間,西廂房一間。後堂三間,東西廂房各一間,寢室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
13、“斬蟒將軍”馬懷德
說馬懷德,先從其祖上談起。馬家世居霸州信安,其祖父馬光顯曾為元朝皇帝圖帖睦爾的侍衛,後來任京城的五城兵馬司指揮,與北伐的明軍交戰時陣亡。馬懷德的父親馬立,在洪武時期為逃避明廷的追查,攜家帶口東躲西藏,後來就遷到大城城北的馬牛羊村(今馬六郎)居住。永樂年間,大城縣遷來許多山西、山東之民,馬立一家於永樂三年(1405年)趁勢轉遷到城東的郝莊,有人問起,就言山東遷來的。
馬懷德(約1375―1420),人長得高大魁梧,自小就練功,是個身手敏捷的漢子。馬家遷到郝莊後,本想安安穩穩過日子,卻被一條蛇攪得心緒不安。
原來郝莊村東是九河彙流之地,常年積水,蔓草荒煙,人跡罕至。荒野中有一條巨蟒不時傷人,郝莊村東原有個北宋時的東營村,就因為巨蟒所害成了廢墟。馬懷德聽了,暗下決心,他要為民除害。事也湊巧,永樂十八年(1420年)春的一天,他在掘地時偶得一柄鉞斧,又意外地喜獲一匹寶馬。有了這兩件“寶物”,他更除害心切了,每天苦練其功。
一天,隻聽街頭有人在喊:不好了,大蟒又去東營喝水了。別人聽了,趕緊關門閉戶,可馬懷德卻提斧牽馬往外走。妻子拉他,他說:“這個老畜生禍害太多了,我要為民除害。”說完,飛躍馬上,朝東營村奔去。此時那個巨蟒頭正伸進井中飲水,聽到馬蹄聲受驚,扭身抬首,雙眼如炬,見馬懷德人馬撲來,便口吐腥風。馬懷德大喝一聲,鉞斧直奔蟒首,立時汙血四濺,惡蟒就地翻滾,卻用尾巴擊在馬懷德的後背。等到家人趕到時,倒在地上的馬懷德說:大家記住了,秋上要放把火,絕了大蟒子孫的老窩。
知縣金鑄聞聽後,特題贈“忠義”匾額。上報朝廷後,皇帝賜封馬懷德為“斬蟒將軍”。聖旨到時,馬懷德卻因受巨蟒惡毒浸身而亡。後人有《斬蟒歌》頌之。
14、冒死叩閽請來康熙皇帝巡視子牙河水患的吳秀才吳秀才本名吳爛,吳五台村人氏。
吳五台吳氏是大城縣名門旺族,自始祖吳顯於明永樂元年從無錫縣梅裏遷此安居,已有十世,其族代代出秀才中舉人,步入仕途。封建社會,尤其清朝政府對秀才們很是優待,但同時也規定不許多人聚會、議政等等,否則以“幹政”殺頭。而吳五台村的吳秀才,麵對子牙河右岸無數村莊飽受水患,大義上書,竟然“邀”來了康熙皇帝到大城巡視水災。自此,子牙河才得到整治,數十年裏安瀾無羌。
然吳秀才冒死叩閽之舉,清光緒誌雖有記載,但往往不被人讀懂,而從吳氏譜書找出了一個明白的答案:高叔祖(注:指寫此文者)黎耀(注:吳爛字號),有過人之才,而居心渾厚,平居恂恂似不能言,及臨大事,決大策,識量迥出人意表。康熙年間(注:指康熙三十八年即1699年以前之事,其後,康熙整治了子牙河),河水(注:指今子牙河)泛溢洚洞無涯,民之不得耕而食者十餘載。我高叔祖與高堂伯祖公亮定謀,冒死叩閽(注:指到朝廷扣擊大門申訴事由),直以民命之故上達天聽(注:代表百姓向皇帝陳述),且邀聖駕至白洋橋望洋浩歎,由是築欽堤(注:康熙三十八年時,康熙皇帝來大城查水災),蠲國課,合邑於以蒙福。人知甸安(注:指築堤)之功皆由三公,而不知發謀造慮悉吾高叔祖之力也。水患既息,人皆粒食,是濟億萬人之性命,躋於仁壽之域,數十載無洪水之災者,皆吾高叔祖之賜也,豈不偉也哉。至於居裏巷間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排難解紛,平爭息患,更不待言矣。
以上文字讓後人明白了清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皇帝為什麼來大城縣視察子牙河水患的緣由。至於譜書“邀聖駕至白洋橋望洋浩歎”處的地方為“紫禁口”,清光緒《大城縣誌》記載:“紫禁口,在白楊橋東裏許。康熙間河決,聖祖南巡親閱因名。”至今還有民間傳說呢。譜書上的“欽堤”在縣誌為“三公堤”:“子牙河東堤,又名三公堤。上至王淋口下至尾堤頭,係康熙間鄧公係(西白洋村人)、吳公亮(吳五台村人)、南公鬥(不知何村人氏)叩閽上陳。聖祖仁皇帝南巡親閱發帑重修,人以‘三公堤’。”其實,真正“叩閽上陳”的主謀是吳爛。這就是“及臨大事、決大策,識量迥出人意表”吳秀才的膽識。
無獨有偶,到了清光緒年間,子牙河因年久失修,又鬧水患,吳五台村又出了一位“冒死叩閽”的人物——吳泉玉:光緒年間,子牙河水泛濫,數十之村遭災,災民呼號遍野,堤內外諸村且有因水患而發生械鬥,亡數十人,汪洋中屍體漂流,慘不忍睹。吳泉玉義不顧身,直奔朝廷禦前呈狀陳述改建新堤,以消水患。曆經皇廷之釘板、水床等非刑才得完成大誌,子牙河南數十村人民鹹感其德。黑龍港河尾堤為數十村保障,水勢洶湧,非人力所能防禦。他獨挺身而出,指揮民夫防堵。子牙河東堤連年決口,水患頻出,他呼籲督憲改築近堤,還從京師兄弟那裏要來二百金助堤。完工後,清直隸總督以六品頂戴獎之。因此,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朝廷欽賜他七品頂戴功牌。宣統元年(1909年)欽賜六品頂戴功牌。民國四年(1915年)巡按(注:指朱家寶)賜他二等獎牌。民國八年(1919年)省長(注:指曹銳)賜他一等獎牌。又,大總統欽賜他三等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