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夑和蘇顏跟在兩個農民後麵,從影影綽綽的傍晚,走到深沉的夜幕籠罩四方。山間的路不好走,農民是當地人,早已熟悉得很。苦了兩個跟蹤的,又不敢拿出強光手電來照路,深一腳淺一腳,幾次都踏進田邊的泥坑裏。
夜間,山坡上麵的藍花,香氣驟然馥鬱起來,是一種怪異的、帶點辛辣的氣味,透過打濕的衣物滲進口鼻,還是熏得人頭昏腦漲。
兩人這才明白,這種可怕的藍花所散的迷幻香氣,白在光照下快分解,到了夜裏,才是真正的殺手。
終於,前方山坳透出一絲絲燈光。兩個農民的腳步也放慢,顯然到了地方,一轉彎,消失在山坳後。
趙夑和蘇顏躡手躡腳地走過去,卻沒有跟著農民走一樣的路,而是順著山岩稍微平坦的地方,盡可能悄無聲息地爬上去,從半山腰借著樹木的遮擋往下看。
在原本荒蕪、沒有村落也沒有房屋的山坳裏,仿佛憑空出現了一個繁華的街市——點燃懸掛的燈盞、手電和燭火交織,將山坳蒙上一層昏黃的光暈。燈火緩緩移動著,那是提燈的人移動腳步。
在漆黑冷清的山穀中,這樣的圖景,仿佛一部靈異的電影。燈下的人麵無表情,分列路旁的車或者攤位上翻看物品,輕聲交談。無數極輕的人聲交彙在空氣中,形成一種“嗡嗡”聲響,像昆蟲的振翅。
“鬼市!”趙夑輕聲。
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這種見不得光的集市,沒有字號,沒有商鋪,隻在少數人內部傳消息。夜深開張,亮消失。這些攤位上,大多數“貨物”的來源都很可疑,其中一些,則嚴重違反當地或世界公認的法律。
鬼市,其實就是實體化的型黑市。見不得光的人,做見不得光的生意。隆國北都、西京,以前都有這種黑市場,半真半假,兜售一些古代文物。不少國寶級的文物那時都從這兩個地方流出境外去了。後來,隆國大力整頓,才算遏製。
這維南邊境山坳裏的“鬼市”,顯然別指望任何人來整頓了。
趙夑敢肯定,這裏“鬼市”的存在,必定和外麵那上百畝的藍花有關。
蘇顏也不是沒見識的,早已認識到問題的嚴重,大氣也不敢出。兩個人悄悄從山腰穿過樹林,往山腳下靠一靠,試圖弄清楚“鬼市”交易的內容。
在其中一個攤位上,赫然看到一支的玻璃瓶,盛著大約兩毫升藍瑩瑩的液體,心存放在一隻泡沫軟墊的箱子裏。
這支玻璃瓶裏的液體,跟趙夑在水裏中的針劑有幾分相像,隻是包裝得粗糙些,顏色沒有十分澄澈透明,有些微渾濁不清。
他們靠近一些,隱沒在黑暗裏,聽到攤主正在和麵前一個“泥腿子”打扮的維南人壓低聲音討價還價。
有經驗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個“泥腿子”並不是真正的農民,他雖然一身農民的破舊衣袍,但腳下布鞋的邊上卻露出雪白的一圈襪子邊,此時已經星星點點沾上幾許泥汙。
真正的農民絕不會做這麼不實惠的事,維南國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種一地累死個人,誰還有勁兒洗襪子?多半都是草鞋打赤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