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切磋(1 / 2)

劉大仁滿意地點點頭,回過頭來,對這名奧德斯的指揮官道:“那就互相學習一下,請確保使用的武器更換訓練用空包彈,我們並不想任何人受傷。 WwWCOM”

“當然當然!”奧德斯指揮官不耐煩地揮揮手:“放心吧。我們還可以優先讓你們挑選武器,你們可以攜帶更多……”

“那倒不用。”劉大仁:“隻要給我們十五分鍾,他們熟悉一下地形,簡單布置戰術。”

即便是真正的突擊行動,各國的特種部隊都會提前使用無人機或者衛星係統勘察現場,製定戰術。這無可厚非,劉大仁他們也無需托大。

對方同意了,甚至覺得,十五分鍾,能研究出個鬼來。這幫隆國人,隻是不想輸得太難看罷了。

但十五分鍾後,雙方人員下場、各自進入待命掩藏區域,一聲令下開始,馮·迪特和劉大仁一起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透過望遠鏡觀看,這奧德斯人的臉漸漸就有些掛不住了。

他們選擇的是一塊模擬高寒地區對抗訓練的場地。人造雪場造價昂貴。一個個製服不同的特種兵在高高低低的模擬然掩體——樹、石頭、河溝中間移動,就像雪地裏一個個迅地黑點。

兩方很快從各自的方向向中場彙集,爭奪戰略地點、短兵相接。

在麵對麵、一對一的格鬥中,旁觀的人會覺得兩個國家的特種兵,經過訓練後展現的軍事素質都差不多。

無論是狙擊、短程射擊、掩蔽、甚至冷兵器近距離搏殺,奧德斯和隆國單兵素質不相上下,對戰中誰都占不到多大便宜,當然,隆國這個“遠方來客”也一點不吃虧!

但是,從馮·迪特和劉大仁所站立的觀戰區,把戰場當成一個整體來看,你會現,奧德斯的特種兵們剛出自己“營地”時,他們團隊的協作特別緊密,每個人都精準地揮自己的職能,該潛的潛,該突擊的突擊!但是,這些隊員對團隊的依賴非常高!

一旦分為三支以上進擊,而其中有任何一隊成員少於四人時,他們合作的步調就被打亂了。“突擊——掩護——斷後”交替進行的有效合作被打散,一個隊看不到戰術手語時,對另一個隊的援護會遲緩三到五秒以上!

在戰場上,三到五秒,可能已經折損了整支隊伍的戰鬥力,足夠敵方半個突擊隊刺刀般插入了!

總之,如果地區足夠大、而奧德斯派出的隊員不足夠多,那麼他們的控場能力就會不斷被削弱!而一旦單兵離群,這些奧德斯特戰隊員,幾乎就沒有表現出什麼有效戰略!感覺就是遇到一個隆國特種兵打一個,纏鬥在一起,還不一定能占便宜!

隆國這邊的特戰隊員也都是體格強健的男子漢,不輸給這些歐洲大兵們!

但反觀“龍魂”,情況又不太一樣。龍魂團隊合作時,緊密猶如一體,每個部件都精確咬合,最高效揮各自作用,配合衣無縫。

但同時,這支隊伍的每一個個體,都好像體內裝了一個精確的同步裝置,能夠在離散的情況下快領會甚至預測友方的意圖,在兩側分別包夾的情況下,也能不經預約直接揮配合作用!

即便單兵作戰,這支隊伍中每一個都好像是戰術專家,對地形的充分應用、為友方留下的援護空間,甚至對敵人方位的預判,都達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