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經濟高速發達,高素質的人才層出不窮。因此,我們必須想辦法讓自己做到獨行特立,隻有這樣才有可能使我們的身價倍增。
如果問你,1萬個人一字排開,你希望被人認識,怎麼辦?你一定會說,“向前一步走,勇敢地跨出隊列!”那麼,如果你和100人從3千米的高空一起跳傘,想被一眼就能識別出來,你會選擇什麼顏色的降落傘?紅色、綠色還是橙色?
要知道3千米的高空,淺綠和明藍沒有任何區別。而紅色、橙色這樣鮮豔奪目的顏色你能保證不會和其他人相同嗎?為什麼不大膽地選擇金色或者黑褐色?
大多數人都活在“應該”的世俗標準裏:“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應該做什麼樣的事!”“應該過什麼樣的生活!”“應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諸多限製。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任由自己的夢想消逝破滅?原因是,大多數人都是在做“應該”做的事,而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們太顧慮別人的想法,隻想取悅別人,而不是取悅自己。因而,人們忙於滿足別人的期望,包括父母、親友和伴侶,最終喪失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隻有當一個人追尋自己內在的渴望、遵循自己的人生目標時,他才會過真正屬於自己的日子,生命才會充滿活力。
有三個這樣的孩子:一個孩子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寫字,老師對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思維不合邏輯,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他曾經還遭遇到退學的命運。
一個孩子曾被父親抱怨是白癡,在眾人的眼中,他是毫無前途的學生,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他叔叔絕望地說:“孺子不可教也!”
一個孩子經常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著正經事不幹,整天隻管打獵,捉耗子,將來怎麼辦?”所有教師和長輩都認為他資質平庸,與聰明沾不上邊。
這三個孩子分別是愛因斯坦、羅丹和達爾文。
社會上的正統教育,經常在個人天賦剛剛露頭之際就將之掐斷,這種情形實在是太普遍了。而這個殘酷的過程,是從我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的。我們是那麼的害怕成為和別人不同的人,我們如此渴望自己與別人取得一致,而正是這些想法,使我們的潛意識程序,對個人的夢想、創意以及熱情進行著嚴重的限製。
我們所有人,都自然而然地想要模仿周圍的一切,尤其是在我們年輕的時候。不幸的是,絕大多數人模仿到的卻是,毫無熱情地麻木地工作、兢兢業業卻進賬微薄,以及努力地使自己成為和別人一樣的平庸之才。
要知道闖出新路的偉大人物,決不抄襲他人,模仿他人,也不情願墨守成規而使自。己受束縛。
格蘭特將軍從不照搬軍事教科書上的戰術,他雖然受到多數將士的詰難與指責,但他卻能戰勝強大的敵人。拿破侖並不熟知過去的一切戰術,但他自己製定的新戰略和新戰術,竟能戰勝全歐洲。那些有毅力、有創造力的人,經常是標新立異的先鋒。亨利-福特就是這樣一個人。
後來的沃爾頓——沃爾瑪的創始人,也是這樣一個人。傑夫-貝索斯,亞馬遜網絡的創始人,還有很多其他互聯網億萬富翁總是按照自己的意見去做,絕不模仿他人,最終表現出驚人的業績。
模仿他人的人,無論他所仿效的偶像是多麼偉大,他也決不會成功。成功不可能出自於完全的抄襲和模仿,隻有憑借自己的創造,才能達到真正成功的境地。
勇往直前的成功者,向著灑滿陽光的大道走去。他們決不去做已有很多人正在努力的某項工作,也不會用別人所用過的方法,他們隻是做著他們自己的事。當今世界上的種種進步,都是不斷打開新局麵、開辟新道路的結果,都是摒棄一切陳腐的學說、落伍的思想、愚昧的迷信而努力更新觀念、不斷創造的結果。
前不久,美國售出31艘兵艦,售價不過1500萬美元,還抵不上造艦時費用的5%。為什麼呢?原因在於,這些兵艦已放置多年,式樣陳舊,必須低價售出。在1 00年之後,當今最新式的機器也會被不斷進步的企業視為垃圾。因此,一切陳舊的東西,自然要被淘汰;而一切創造,卻為時代所需。
資深教授鄒衡在告誡我們時說:“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不能拯救自己,始終陷入一種痛苦的掙紮中呢?就是因為他們有健康的身體,卻無健康的大腦,沒有認真思考的能力,就不能根據自身條件和時機尋找一條有創意的道路。創新思考是你在百般無奈時、沉思默想時意外地發現,是一種精細的觀察,是一種才智的爆發!”
生活中,創新思維確是不可缺少的。以求職為例,職業的多樣性,給每個求職的人提供了可能。假如你認為隻有一種職業適合自己,你的這種觀點肯定是錯誤的,因為它本來就缺少創意,僅僅是一種不願努力改變自身被動狀態的懶惰心理而已。
世界上的一切,有哪一件新事物的產生離得開古往今來的創新者呢?假如從曆史中把創新者的事跡刪去,誰還會去讀世界曆史呢?
人類生活的改進,現代社會的繁榮,沒有一件不是孕育在一批闖出新路者的腦海之中。雖然他們也會遇到困難、反抗,甚至是譏諷,但他們還是毫不顧忌地一往直前,還是要破壞先例和舊習,創立更好的事物,以推動世界永無止境地前進。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人生的道路上隻有找準自己的位置,才能充分展示自我,實現自身的價值。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虎嘯深山,駝走大漠,因為選擇了適合自己的位置才造就了生命的極致;小橋流水,蟬吟蟲唱,鬥轉星移,珍器古玩,因為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方式才創造了美景奇觀;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潭柘寺的鍾聲,池塘邊的蘆花,因為選擇了價值才成就了美名的享譽,同樣,任何事物隻有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古有邯鄲學步者,看到別人走路姿勢優美,便煞費苦心,細心鑽研學習他人。殊不知,他根本不適合,最終落得不僅沒有學會別人的步態,而且忘了自己當初的走姿,豈不可笑可悲!醜陋的東施,一心想擁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然而卻無能為力。一日偶見西施捧腹,麵有難受之色,但表情甚是可愛,於是,學習西施,結果弄得自己更加醜陋,人們都厭惡她的樣子……
現代社會依然如此,沒有劉德華的帥氣,張國榮的迷人,硬要擺個酷姿,理個酷頭,弄得自己簡直不堪入目。更有甚者,拿著張含韻的“酸酸甜甜就是我”修飾自己,更是讓人受不了。因為他們都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所以最終落得如此下場。
十幾年前有一名學習不錯的女孩,由於沒考上大學,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學教書。由於講不清數學題,不到一周就被學生們轟下了講台。母親為她擦眼淚,安慰她說,滿肚子的東西,有人倒得出來,有人倒不出來,沒有必要為這個傷心,也許有更適合你的事等著你去做。
後來,女兒外出打工。先後做過紡織工、市場管理員、會計,但都半途而廢。然而,當女兒每次沮喪地回來,母親總安慰她,從沒抱怨。三十歲時,女兒憑一點語言天賦,做了聾啞學校的輔導員。後來,她又開辦了一家殘障學校。再後來,她在許多城市開辦了殘障人用品連鎖店,這時的她,已是一位擁有幾千萬資產的老板了。
一天,女兒問母親,前些年她連連失敗,自己都覺得前途渺茫的時候,是什麼原因讓母親對自己有信心?
母親的回答樸素而簡單。她說,一塊地,不適合種麥子,可以試試種豆子;如果豆子也長不好的話,可以種瓜果;如果瓜果也不濟的話,撒上一些蕎麥種子一定能夠開花。因為一塊地,總會有一種種子適合它,也終會有屬於它的一片收成。
一塊地,總會有一種種子適合它。每個人,在努力而未成功之前,都是在尋找屬於自己的種子。我們就如同一塊塊土地,肥沃也好,貧瘠也好,總會有屬於這塊土地的種子。我們不能期望沙漠中有綻放的百合,我們也不能奢求水塘裏有孑然的綠竹,但我們可以在黑土地上播種五穀,在泥沼裏撒下蓮子,隻要你有信心,等待你的,將會是稻色燦燦、蓮香幽幽。
對於還在尋找種子的人們,道路是漫長而又艱辛的。我也感覺到前途渺茫,困難重重,但我相信自己必定會在某一時刻、某一地點找到屬於自己的種子。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位置,隻有找準了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當一個位置不適合自己時,為什麼不換個角色再試試?用平衡心態去尋找人生的另一個突破口,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的種子。
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適合的標準,不在形式而在於是否讓自己感覺充實快樂而有意義。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隻有相對,當我們有什麼樣的選擇,其實也就給予我們自己什麼樣的結果。太多事的如果脫離現實而無謂的過高選擇,其實那最多是一種可笑與滑稽的。正如我們經常對幼兒說的一句話:還沒有學會走你就想跑,那豈不是有些不現實呢?
俗話說:因地製宜而量體裁衣。其實這都在告訴我們一個簡單而明了的哲理,那就是隻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倘若你是一個很高大的人,卻非要去選擇一件小衣來秀一下,豈不讓人感覺有點顛?我們都是平凡之人,為何非要故作所謂的高雅而體現虛假的品位呢?
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那是一種自然而協調之中體現的一種真實美。
人生也好,生活也罷,嚴格說沒有一個準確而標準的模式,我們也無須過多的依葫蘆畫瓢似的白描,更無須照本宣科似的呆板。
生活與人生無論是誰,其定義原本就是精彩與美麗。而這種精彩與美麗,不是從一個起點到達一個什麼樣的終點,而是從起點到達終點過程之中,你是否選擇了一種方式適合自己。
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我們總在某些時候,喜歡選擇原本不適合自己的路而行走,就算依然到達一個終點,其實留給自己的卻不一定有著別人那樣的感受與心境,有時僅僅是穿著別人的那雙鞋,卻不一定可以讓自己走得舒適或者暢快。
我有我的快樂,名人也自有名人的煩惱。名人們的地位與那份燦爛我無法觸及與接近,可有時我的那份自由與灑脫也可能讓名人望而興歎。快樂與煩惱,其實並不因為你是民人而有所差異,而在於人是否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生活與存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