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 一切都變了(1 / 2)

快到了學校,站在高處向下看過去到時候才發現,子育小學的狀況要比她想象中的情況差多了。三排房子加一堵院牆圍成的方形,最中間的位置就是她之前看到的那根旗杆。說是旗杆,還不如稱呼它為一棵枯樹幹更為合適,或者它就是一棵死去的槐樹,死後才頂起了這個神聖的代名詞。

走到這裏,下麵的路就顯得好走多了。石子少了,也平坦了很多,兩側的山脊或溝壑也趨於平齊。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跑在前麵帶路,抱著或背著電腦設備的村民揮灑著汗水,臉上卻露出一路上難有的笑容,因為馬上就可以見到他們隻是在電視機上才能看到過的神奇東西。

學校的門是鐵質的,兩側的圍牆很低,隻有一個成年人那麼高。不過,對於這麼一群孩子來說,那已經足夠的高了,還有比這更高的就是擁抱整個村子的大山了,博大而又威嚴。

安馨跟在呂亞鵬後麵進去,呂亞鵬前麵走著的是老校長,孩子們早就跑了進去,在院子裏歡呼雀躍。

一個個抱著電腦設備的人連成了一條線的走進了一個教室裏麵。看得出來,那裏是剛剛經過了細致的“裝修”,門口的牆上和門都被刷成了白色,還橫出來一塊牌子,上麵用毛筆工整的書寫著三個字——“電腦室”。而再看看與它相鄰的房子,就顯得破爛不堪,甚至看著都危險。

安馨本想走過去仔細看看,卻被簇擁過來的孩子拉扯的走進了中間擺放著一個長桌的房間裏麵。長桌上放著已經倒好了水的杯子,敞口的,應該是盛放罐頭用的玻璃容器。她很不想接受此般的盛情,但他們就是如此,如此的使他不“舒服”。

裝電腦,排線布線,調試,每一個細節呂亞鵬都和工作人員一直忙著,老校長更像是什麼事情都想做,但什麼事情都幫不上忙,在後麵端茶倒水的,這也是他感謝這麼一群人的唯一一種方式了吧。當電腦屏幕亮起來的時候,孩子的臉上也亮了,此刻那五彩的光比他們見到的任何色彩都要絢麗。

晚上他們見到了這個村莊的美味佳肴,這也是他們到來後吃到的第一餐。三個電腦裝配的工作人員回了H市,這會留下來的也隻有安馨,呂亞鵬,還有司機小李,但三個人的到來向在這裏注入了某種神奇的力量一樣,一瞬間就熱鬧了。

三大桌,兩口大鍋,一群婦女,一群孩子,鄉音的“當家人”。二胡,嗩呐,淳樸的嗓音,映著山穀發出山野的原汁原味。

晚上三個人分別住在了學校的三個宿舍裏麵,怕他們住不習慣,把房間裏麵之前的幾個代課老師請到了附近村民的家裏將就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三個人就在老校長的帶領下,循著山脊又原路返回了。

回去的路上,安馨在隨手筆記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或許,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的,但總覺得那麼多餘。

回到家,天也快黑了,映著四周的燈光倒沒有對黑暗的定義是多麼的清晰,拉上窗簾也算是與這個城市的喧囂告別了一段落。

剛要躺下,手機來電聲音就吵個不停。原來是白婉兒打過來的,她還真是稀客,好長時間沒有給我打電話了。安馨在心裏暗暗想著,向後倚著床頭靠背,開門見山的說著:“婉兒,什麼情況啊?”

她已經對她的這種毫無任何掩飾意味的開場白早早的就接受了,自己也是不為精怪的說了一句:“馨兒,你忘啦。”聲音洪亮,語調上揚,一聽就知道肯定又是什麼好事情。

安馨想了想,才頓悟似的點著腦袋,起身坐著,“琳兒,是嗎?”

聲音停頓了一下,但並沒有顯得單調,她笑著,對麵那邊“哼哼”的,像是笑她的記性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