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專家的參與,秋水鎮旅遊開發走上了正規。張璐瑤與秋水鎮政府共同出資組建的旅遊開發公司也即將正式注冊成功。
第二天一早馬哲成就帶著手下的幾個研究生趕到了秋水鎮,林峰、蔣天開開了個小型的歡迎會,介紹了一下秋水鎮的初步計劃。馬哲成對這個計劃非常讚同,這幾年,馬哲成對全國各地由於經濟開發二導致的一些古建築被破壞的情況十分痛心,曾經多次呼籲地方政府能夠重視古建築的保護。但是在GDP就是王道的情況下,這種呼籲幾乎沒有任何效果。如果這次秋水鎮的旅遊開發能夠成功,那麼無疑能用事實說明:並非一定要搞建工廠才能致富,換個途徑致富甚至付出的代價更小,而效果卻更好。
關於每家每戶的補償數額也有了定數,按麵積算,每平米補償5塊錢,最多不超過1000塊錢。凡是願意參與到旅遊開發公司中來的,每家每戶都可以按照自家的麵積入股,如果盈利,會按照各家的股份進行分紅。對與鎮上一些困難戶、房子麵積小的人家,陳陽建議隻要願意配合開發計劃,每家每戶設定一個最多股份,也就是不管怎麼樣,都給一定的股份,隻要盈利都有分紅。陳陽的目的就是要整個秋水鎮人人一條心,大家都參與進來。
陳陽有些私心,讓張璐瑤和馬哲成協商了下,要了個研究生過來單獨先幫著把剛剛租下來,準備用來開旅館和飯店的房子進行修複。
周天白的宣傳材料,經過林峰、蔣天開等相關領導的審閱後由林峰親自在廣播裏向整個秋水鎮的居民公開播出了。這個消息播出後,鎮上的居民沒幾個懂其中的意思。什麼文化藝術展,秋水鎮上還有藝術?大家紛紛議論。不過聽說要每家每戶都有補償,而且年底都有分紅,這麼實惠的事大家有誰會不願意?
“你說我們鎮上有什麼好展出來給人看的?”幾個居民端著晚飯邊吃邊聊。
“按廣播裏的意思,我看就是說把你家那大院們天天開著,有城裏人想進去看了,你就好好招呼下,想去你家哪間房就去哪間。你家那個雕花大床,城裏人要是想躺一躺,你就讓他們躺。”
“還有,周老頭那個評彈,要是有人願意聽,就唱兩段給人聽聽。”
“你們說這個年底的分紅,鎮上會兌現嗎?之前那個廠我還投了兩千塊進去,現在也不知道怎麼說了。”
“我看能,林鎮長是個幹事的人,前兩天不是把長發造紙廠給封了嗎,說話算數。我看這次如果真的能賺錢,分紅應該能兌現。”
類似的議論從廣播播出後,就沒有在秋水鎮上聽過。陳陽和周天白共同商定出一份專門給秋水鎮居民看的關於旅遊開發的參與指南也散發給了居民。指南上重點給出了一些可以賺錢的項目,讓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家的條件選擇來幹。比如用自家房子開小飯店,賣一些特色的水鄉菜。自家房子大的,可以開一家民居客棧,提供給遊客居住。家裏房子小,但是臨水,環境又清幽,可以開間小茶市。房子小,地方偏的,有兩個閑錢的可以和鎮上租條烏篷船劃船賺錢,隻要交少量的租金。什麼都沒有的,隻要有把力氣,可以去鎮上蹬三輪車拉客賺錢,鎮上開工資。沒力氣,有點技術的,搞些小手工、小吃再鎮上賣賣也行。條件再差的,沒半點家當的,也別灰心,隻要你願意,平時穿上個古裝,在街上晃晃,陪人家遊客拍怕照也行。總之隻要大家都出力,都配合,年底都有分紅。
於是往日裏平靜的秋水鎮一夜之間變得忙碌起來,馬哲成讓自己的學生和鎮上的一些幹部,挨家挨戶的走訪,根據各家的情況給出一些維修建議。對於鎮上的幾處名人故居和有特色的古建築,馬哲成親自蹲點給出具體的建議,同時監督施工的每一個過程。馬哲成對秋水鎮能保護的如此完好,明清時代的古建築如此眾多感到非常的興奮,從早到晚幾乎一刻不休的工作著。鎮上同時開工的維修工程很多,導致泥瓦匠短缺,為了趕時間,林峰他們不得不增加工人的工資,請一些臨縣的工人過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