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武、周天一家的老房子,裏麵的老家具很多,丁揚提議讓陳陽再去買些仿古家具來搭配著試用,還介紹了自己熟悉的一家仿古家具廠送貨上門。陳陽和張璐瑤手上的資金除去房租外,還有三十多萬,就算減去日後的人員、已經開店的必要流動資金外,陳陽估算著應該還有不少。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在不破壞整體風格的情況下,給蔣文武、周天一的老宅子的各個都安裝了衛生間等設施,以及會議室等配套的設施。至於秋水樓飯店,倒並不需要花太多的錢,除了做了幾間包廂外,對與旅遊初期,大廳的裝飾並不需要太多的錢。
轉眼到了6月底了,經過一個月的努力,秋水鎮的麵貌大有改觀。原本看起來漆黑破舊的房子,經過一番修葺,看起來顏色鮮明了很多。幾乎每隔家庭的房子內部都做了些簡單的粉刷、修補。這一個月你周天白天天在各家各戶奔波,苦口婆心的告訴大家秋水鎮旅遊業發展起來後會帶來的好處,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居民們自己掏錢,按自己家的條件看看是適合開飯店還是開客棧,亦或是搞些小工藝品什麼的,再不行的你幹脆就來鎮上做苦力吧。鎮上就這麼多錢,到時候遊客肯定不會少,沒有足夠的飯店、旅館怎麼辦。遊客來了總想著帶些這裏的土特產回去,總要有人去賣。劃船、登三輪車這些也需要有人去做。
周天白沒少拿林峰親自帶人去堵長發造紙廠這事做文章,努力在居民心裏塑造一個親民、為民、有能力的黨的好幹部心想。這還真管用,大家以想到林峰那天站在長發造紙廠門前的的樣子,他的形象頓時就高達起來。於是居民也就行到起來了,陸續的鎮上的飯店、旅館、小工藝品店都一個個有了雛形。原本在外打工的年輕人,收到家裏父母的招呼也一個個都會來了。聽說家裏準備搞些小生意,前景不錯,誰還願意為別人打工啊,就算前景不行,好歹回去體驗下少東家的滋味也是好的。
王錦找了些市裏的記者,請他們在南都市最好的南都賓館吃了頓大餐,每人又送上一個大紅包。於是沒多久秋水鎮要舉行文化藝術展、旅遊節以及散文、攝影、會話比賽的消息以南都市為中心,向全國迅速擴散了出去。秋水鎮辦公室的電話開始變得忙碌起來,谘詢比賽事項的,聯係來采訪的電話說此起彼伏。在全國文化藝術界內,秋水鎮這樣高獎金的比賽消息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那些多少還比較清貧的文人,衝著獎金,也已經摩拳擦掌了,各自打聽著秋水鎮的具體位置,就等著8月份一起殺奔秋水鎮,將那幾萬塊收入囊中。
此刻的秋水鎮就像是上足了發條一樣,想停也停步下來了。但是陳陽卻必須停下來了,因為要高考了。
林詩穎不止一次問陳陽要上什麼大學,陳陽最終還是決定就上南都大學。對與陳陽的實力,林詩穎多少還是有些了解的,考上個省城的大學沒什麼問題。
陳陽也不管林詩穎懂不懂就把十多年後的理論說給她聽:“大學上哪所不重要,關鍵是要適合自己,能學到東西。現在秋水鎮逐步走上正軌了,這裏麵有我的功勞,說的不好聽,秋水鎮就跟我的孩子一樣,我舍得離自己的孩子遠嗎?再說了我也不想以後做個什麼有學問的人,所以上個普通的大學就可以了,關鍵是靠秋水鎮近,方便我隨時過來看看。”
林詩穎罵了句:“真不要臉,秋水鎮少了你還就不轉了啊。”嘴上罵但是心裏還多少明白些,秋水鎮少了陳陽還真會受到些影響。
林詩穎也不多問了,她的心裏有些東西早已隨著陳陽而去,再也收不回來了。至於自己要上哪所大學,也不用多考慮了,自己的心在那就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