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了解家況(1 / 2)

秋去冬來,轉眼顧之末已經在這裏生活了三個月了。

幾乎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本以為根本活不久的顧之末在幾個孩子的照顧之下竟奇跡般的活了下來,而且看上去小臉紅撲撲的,極為健康。

不過所有人都不會想到這是因為顧之末擁有逆天的係統吧。

當然,顧之末也想盡了辦法給哥哥姐姐加餐,雖然不能很飽,但是不至於把胃給餓壞了。

而三個月足以讓顧之末基本的了解這一大家子的人物關係。

在顧家最有話語權的是老爺子顧青鬆,與其妻潘桃花,也就是這個身體的奶奶,共育有三子三女,六個孩子。

最大的大姑顧福喜,聽說嫁給了一個軍人,跟著去了部隊,已經好幾年沒回來了。

大伯顧福明,遺傳了老爺子的長相,老太太的精明,極會哄人,在供銷社當采購員,吃的是國家的供應糧,所以在這個家的地位很高。娶得是同村王家的王桂花。育有四個孩子,兩男兩女,大女兒顧之梅19歲,今年正月嫁了人,二兒子顧之國15歲和9歲的小兒子顧之勇都在上學。小女兒顧之菊7歲,在家中頗為受寵。

二伯顧福遠,是個悶葫蘆,老實人,與其妻陳平安是家中做事最多,挨罵也是最多的。因為隻生了兩個女兒,大女兒顧之蘭12歲,在生產隊做事,小女兒顧之豔才3歲,也是副頭大身子小,營養不良的樣子。

家中的老四也就是顧之末未曾見過的父親顧福達,母親王小梅,也是不受寵的,大哥顧之言12歲,二哥顧之瑾8歲,三姐顧之竹6歲,四哥顧之瑜5歲,她的名字依舊是顧之末,如今四個多月,聽說哥哥的名字都是母親王小梅取的,她曾經的好閨蜜是個老秀才的孫女,王小梅就跟著她學了些字。

兒女的名字是原本就定好的梅蘭菊竹,二伯家的二女兒被奶奶取了個“豔”通“厭”,而她最小的便是“末”了。

從哥哥姐姐的話裏可以聽出王小梅應該是個溫柔的江南女子,顧之末對於這個未見過的母親還是挺有好感的,最起碼,她把哥哥姐姐都教育的不錯。

至於為什麼四哥叫她“毛毛”,完全是因為他口齒不清的緣故!

二姑顧福英,嫁到了城裏,這可是非常有麵子的一件事,在這個年代,城裏人就是擁有比農村人高一等的感覺。

還有一個小姑姑福蓮20歲,是潘桃花的老來女,因此對其很是溺愛,也把她養成個嬌蠻的性子,一心想著和顧福英一樣嫁到城裏去,奈何卻遠不及顧福英長得好看,額頭突出,厚嘴唇,小眼睛,明明是隻癩蛤蟆卻做著天鵝的夢。

大黃的奶已經沒有了,顧之末在這期間又一次在大木箱子裏放了奶粉等東西,被二哥看到的時候隻有驚喜,沒有太多的奇怪,想來是兄妹幾個都不願亂動母親留下來的東西,發現吃的估計以為是母親之前就準備好的。好在他們不懂奶粉是個多金貴的物件,隻當是和麵粉一樣的東西,煮開了就吃了。

為了能盡量拿出吃的顧之末還將家裏的老鼠洞都塞滿了玉米大米土豆等東西,當然經過除四害,打老鼠和饑荒年,家裏基本是沒有老鼠了。

所以顧之瑜就被大哥分配了在家裏老鼠洞裏找東西和照顧妹妹的任務。還別說,在顧之末的的幫助下的確很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