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辛儀(1 / 3)

與辛儀是怎麼成為朋友的呢?想起來她永遠都覺得好玩又好笑。

上學的時候受從小性格的影響,總是表麵外向,內心裏懷綰從來不敢主動跟人交朋友,不知道是不是很多窮人家小孩的通病-自卑。她總是害怕別人瞧不起她,也總是害怕自己哪裏做的不對,說的不對。在那個大家都說方言的地方,能把人區分三、六、九等的無非就是穿的什麼衣裳,每周多少生活費、爸媽做什麼工作,放假去吃什麼好吃的、見過什麼好玩的。而她這樣沒出門玩過,沒什麼好的性格,也不懂得人情世故的人自然被放在了中下等,青春期的孩子總是喜歡拉幫結派,她心裏很瞧不上這樣的事,所以更不願意融入群體。

她和辛儀已經在一個宿舍裏生活了一年的時間,卻總是沒有機會太熱絡,隻是偶爾找人結伴,大多時候她們都是獨自一個人的。真正讓兩個女孩子熟悉起來是在暑假的補習班。那個時候正值初中,學校主張初一的孩子都需要打好基礎來為初二的知識做準備,學校特別人性化的表示:每人的補課費隻需要500元,就可以承包四周的補課,每周一到周五上午兩節課,進行數學和英語的補習,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加。

懷綰老實的將補課的事轉達給了父母,她以為父母會因為學費的事就不讓去了,她多想在家玩一個暑假啊,結果他們居然答應了,“什麼時候讓交學費你跟我們說,別耽誤了,老師們也很辛苦,咱們別給學校耽誤時間”。

天哪,來一道雷劈死那個組織補課的人吧!暑假作業已經很不做人了,為什麼還要用剩下的一半補習,一個暑假都不能好好睡懶覺,懷綰煩的想一拳頭把學校都拆掉。

雷劈一樣的補課沒有將懷綰擊垮,真正讓她想哭的是班裏老實交錢補課的居然就隻有三分之一,她跟辛儀就是那三分之一的倒黴蛋,不知道該說父母重視她們的教育還是該說父母跟孩子一樣聽話,總之,在美好的暑假來臨之前,她得先進行一個月的補課生活。

從家裏到學校騎車需要半個小時,父母怕路上出問題,每天都是早上讓她跟著爸爸收廢品的車子一起走,中午再由媽媽騎車去接她,母女兩個一起騎車回來,幸福的苦惱就是每天媽媽來接她都太準時了,她連在門口買點小零食都會被抓包。

辛儀和懷綰一樣都是社恐的人,區別就在於辛儀更內向一點,兩個人的主動溝通是懷綰先開始的,畢竟她跟別人更不熟,就著辛儀的早餐,女孩子的友誼在校園的陽台上迅速發酵,每天都要抱怨自己傻蛋、說一說自己在這一年中了解到的不同八卦、誰跟誰談戀愛,誰為什麼退學。

補習班的時間過的很快,在那個小城鎮,縱使是優等生的父母也不會覺得給孩子上補習班有多重要,很多家長僅僅是覺得給孩子找了個‘托兒所’,防止假期孩子亂跑,出問題也可以推卸給學校,不是光說說的,確實有家長在上課期間找到學校來。

那時候開課已經兩周了,第三周周三的第四節課有一位她們班裏同學的媽媽氣衝衝的跑到學校裏來,質問正在上課的英語老師,為什麼她的孩子沒來學校,學校卻沒有老師跟家長聯係,事實上她的寶貝兒子從補課的第三天開始就不來了,每天簽到的時候打個晃就走,也不知道去哪裏玩,總之是跟著一群校外的精神小夥們鬼混,老師從開始就在跟大家講“補習班是為了讓大家在暑假鞏固一下一年當中落下的課程,將大家的基礎打牢,這樣初二的課程才能跟上,中考是我們農村孩子的一個轉折點,也是人生第一次重要的選擇,是我們能為自己努力的第一個機會,學校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給自己打好人生的第一場仗!我們都是農村出身,你們比我們當老師的更明白父母掙錢多麼不容易,你們每一個坐在這裏的人都是父母交錢才能過來的,每一節課都是利用兩位老師的暑期休息時間來進行的,老師跟學生都希望能在家裏躺著,但是我們既然坐在課堂上,希望大家不辜負起早趕路的每一天。”

懷綰從小就是個要麵子的人,這樣被家長找到學校的事情她是做不出來的也是很鄙視的,下課後跟媽媽說起這事,果然跟老師說的話大同小異,想來在長輩們心裏對這種事情的看法都是一個層麵的,隻是那個時候她們還年少,不能明白長輩話語裏的勸誡和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