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臨遠山還是決定獎勵一下自己聰明的小孫女,就問臨青溪想要什麼。臨青溪想了一下,說要三畝地。
老臨家的人沒想到臨青溪會要地,但臨遠山和葉氏回屋商量了一下,還是決定給臨青溪田地。
正好,大眉山的山腳下有挨著很近的兩畝良田和一畝沙地,他們就做主把這三畝地給了臨青溪。
自從有了這三畝地,臨青溪就過起了起早貪黑的生活,家裏人因為做豆腐和臨家小店的生意都很忙,臨青木也忙著做她說的那種手扶木製的播麥機。
於是,她隻好自己拿個鋤頭翻耕土地,還在田間地頭撿一些枯枝敗葉漚肥。
臨青溪的三畝地所在的山腳這片地方比較偏僻,周圍都是一些荒地,這三畝地本就是臨遠山帶著兩個孫子開荒開出來的,當時也是因為家人增多想多一些地出來,地裏原來種過黃豆,後來三年大旱,這三畝地也快被他給忘了。
地翻整好了,番茄種子、辣椒種子也都育好了苗,玉米種植還要等一個多月,臨青溪決定先把番茄和辣椒種到兩畝良田裏。隻是,這澆水問題卻難住了她。
晚上回到家,臨青溪就問臨遠山田裏澆水的問題,結果臨遠山回答她說:“溪丫頭,咱們這裏人都快沒水喝了,田裏又怎麼指望澆水呢。等老天爺開恩降水吧!”
唉,一聽真要“聽天由命”,臨青溪心裏就打翻了五味瓶,種地光靠老天爺那肯定是不行的,發過了年到現在,老天爺是下了幾場及時雨,但河水依然很淺,不過她知道還有地下水呢。
“阿爺,咱們這裏為什麼不打井呢?”臨青溪來到這裏快半年了,也去村民家逛過,可她沒見過誰家有井的,村裏也是沒有的。
“唉!”說起打井的問題,臨遠山又是一陣重重的歎息,“多少年了,村裏人一直想著打口井,可是咱這地下十丈深的地方還都是土,再往下就是石頭,要是沒有碧湖和山眉河,這裏也不會有人活著了。”
地下水離地表的確深度不一,但臨青溪覺得臨家村既然離湖河很近,那麼地下水就一定不會太深,要不然碧湖和山眉河早就見了底,會不會是因為石頭擋住地下水?
“阿爺,那就沒人繼續往下挖井嗎?”臨青溪問道。
“有是有,可下麵都是大石頭,敲不碎,打不爛的,村裏人也都灰心了,就把那不出水的井用大石頭封住了,如今就守著這山眉河過日子。”臨遠山小時候還見過為了吃水,村裏幾百號壯年勞力挖井的盛況,可即便那樣,水也沒出來。
臨青溪沒有再繼續問,既然打井這一條路暫時沒法走,她就要想想其他辦法。
------題外話------
感謝大家支持傾情,記得要收藏呦O(∩_∩)O~,謝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