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千層底鞋(2 / 3)

自從臨家村的人不再做豆腐而是又改回種地,村裏人的日子又變得清苦起來,雖說家家因為做豆腐都有了點積蓄,但每家雜七雜八的事情也很多,用錢的地方更是多。

再說,誰家還沒有幾個窮親戚,尤其是在這樣的年月裏,原本就是節儉慣了的村民,現在更是省著花。

大棚種菜是能多賺幾個錢,可是也隻有在冬季的時候賣給那些酒樓和大戶人家才有錢賺,而且臨家村這還是第一年種大棚蔬菜。

葉氏聽穆氏說,村裏已經有些男人決定春耕之後就去鎮上做工,想多賺幾個錢。

“阿奶,現在村裏女人的繡工不比別人差,這幾年,文嫂子、李嫂子她們都跟著大嫂、二嫂學刺繡,就是小玉姐、翠花姐和小桃她們這些女孩子的繡工也是極好的,您別忘了,她們可都是我教出來的,我的繡工您是見過的,就是大嫂和二嫂,您也是稱讚過的,咱們臨家村女人會的刺繡針法,別的地方是沒有的,京城裏的人也沒見過,到時候一定會賣上好價錢。”臨青溪對於臨家村女人的刺繡功力還是很有信心的。

現在臨家村的女人都學得維護臨氏一族的利益,她們在老臨家學會的針法從來沒教給過別人,如今鎮上的繡坊可是最喜歡賣臨家村女人繡出來的繡品,價錢也是最高的。

葉氏想想臨青溪說的也對,這村裏女娃各個心靈手巧,就是秦氏這些小媳婦們這兩年繡技也是突飛猛進,看來臨青溪所說的方法是可行的。

“溪丫頭,這鋪子在京城真得能開,也能賺錢嗎?”葉氏已經開始鬆動了,村裏像她這個年紀的阿奶也不少,雖說兒孫們孝順不讓她們下地幹活,隻是幹一些累不著的家務活,但她們也閑不住。

“能開,而且開鋪子的計劃書我都寫好了,不過阿奶您先在村裏選幾個能幹又不多嘴的人,把這千層底鞋底的方法教給她們,畢竟您一個人打袼褙還是太累了,做小孩子衣服的事情我打算交給大嫂和二嫂,她們知道村裏誰的繡工最好。”臨青溪的計劃雖然都還在腦子裏,但是已經條理清晰,正打算一步步地實行。

“行,阿奶都聽你的!”葉氏說道。

到了晚上,臨遠山幾人回來的時候,葉氏將白天臨青溪給她說的事情又說了一遍,大家都覺得這件事情可行,雖不知道能掙多少錢,但總比閑著要好。

臨青溪這天晚上是在溪園睡的,不過她並沒有早早上床睡覺,而是讓鈴蘭給她削好了幾個長細不一的炭條,並且用厚一點的紙包裹住大半,製成了簡易的筆。之後,她就自己悶在房間裏畫畫。

臨青溪雖然跟著淮氏學過一段時間的山水畫,但她還是不太會用毛筆畫。

以前,她跟著林然用心學過一段時間的素描,可與具有繪畫天分的林然相比,她在畫畫方麵實在有些差勁。

不過,她也曾認真學習過刺繡,所以畫一些花樣子和將腦海中的東西照葫蘆畫瓢畫出來,她還是能應付自如的。

因此,她就把記憶中那些見過的小孩子的衣服和鞋子的樣式都先簡單畫下來幾張,然後上麵要用到的花樣也都一一備注下來,這是她打算送給餘為和童寧馨孩子的禮物。

次日一大早,臨青溪就回了祖宅,見到葉氏和秦氏之後,就把自己手裏的幾張畫紙給她們看,然後對她們說,這是自己想給餘為和童寧馨的孩子送得禮物。

“小妹,你真是偏心!念雨和念水可都沒有穿上這樣的衣服和鞋子,早知道你腦袋瓜裏有這麼多的好東西,二嫂說什麼也要問出來。”吳氏看著臨青溪拿出來的花樣子愛不釋手,假裝嫉妒地說道。

“二嫂,我錯了!這些東西我也是這兩天才想起來的。”臨青溪有些不好意思地吐吐舌頭。

臨念雨和臨念水的衣服一直都是葉氏和穆氏幫忙做的,臨青溪這幾年忙著種地和賺錢,其他事情就沒有太上心,現在為了葉氏,她才想著找點事情做。

就是這些新穎的花樣子,要不是為了給餘為和童寧馨送禮以及順帶宣傳一下將來的店鋪,她也是不會畫出來的。

“小妹,你二嫂和你逗著玩呢,不過這些花樣子真是好看,要是用彩線繡出來,一定是讓人驚豔的,還有這虎頭小鞋子,真是漂亮。”秦氏拿著一張虎頭鞋子的畫紙說道。

“這小兔子更可愛,適合小女孩穿。小妹,二嫂說話直,你別往心裏去,不過你可不能都便宜了外人,這虎頭鞋子念雨和念水可都要有。”吳氏笑嗬嗬地說道。

臨青溪知道吳氏是在開玩笑,她也笑著說:“二嫂,你和大嫂都別吃醋,這虎頭鞋讓阿奶和娘多做兩雙,念雨和念水都能穿上了,至於這小兔子的鞋子嘛,嘿嘿,咱家是不是應該添上幾個女娃娃了?”

“溪丫頭,你怎麼和你兩個嫂子都開起玩笑了,真是沒大沒小!”穆氏走進門來說道,她的身後還跟著孫氏、趙氏、馬氏還有兩三個村裏的女人。

“娘,我就是鬧著玩的!”臨青溪嘻嘻一笑,又趕往給穆氏身後的幾人見禮。

孫氏幾人一進屋,就看到葉氏炕上的小木桌上擺著幾張畫紙,而且畫紙上的東西也吸引了她們的目光。

“葉嬸子,這是誰畫的?你們看看這小虎頭的鞋子,多好看!”孫氏拿過秦氏手裏的畫紙一臉欣喜地說道。

“孫嬸子,這是我畫的,好看吧!”臨青溪有些得意地說道。

“好看,真好看!溪丫頭就是能幹,沒想到還會畫畫,而且這畫出來的老虎做成了鞋子的模樣,還真是威風凜凜的!”孫氏一眼就相中這虎頭小鞋的“設計圖”。

幾個人又看了其他的畫紙,這個說鞋子好,那個說衣服好,一屋子爭論笑鬧的聲音。

等到幾人都看過這些畫紙之後,孫氏才對葉氏和穆氏說起了正事。

“葉嬸子,我聽蕙蘭嫂子說,您想找幾個人教千層底布鞋的做法,是不是真得?”這些天也有人來老臨家問怎麼做那種千層底的布鞋的,但是葉氏隻是大方地將自己納好的鞋底給了他們,對於鞋底的製作方法隻是笑而不言。

“是真的,本來我還打算讓蕙蘭去叫你們幾個過來,沒想到你們就來了。蕙蘭,英梅,你們兩個再把咱村東頭的張大娘、李大嬸、王大娘、吳大娘都請過來,她們的針線功夫都是咱村最好的,我一起教你們。”葉氏笑著說道。

“葉嬸子,你說的可是真的?”孫氏可太高興了,這是兒子臨二虎離開之後,她最為開心的一個笑容。

“那還有假,而且溪丫頭說,她師兄要在京城開一家店鋪,就賣這些小娃的鞋子和衣服,咱們都給他做工人。”葉氏現在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而且能為村裏人多添加一個進項。

“溪丫頭,這可是真的?”馬大娘有點兒不敢相信。

“馬大娘,自然是真的。師兄在京城已經找好了鋪子,裏麵要賣什麼東西,他全都交給我了。我已經寫信給他說清楚,這千層底的布鞋隻有咱們臨家村的人會做,絕不會傳給外人,而且做好的鞋子都讓他拿去京城賣,一雙小孩子的鞋子他給咱們手工費一百文,一雙成人的鞋子他給咱們五十文。”臨青溪早就粗算了成本和利潤,這個價格對雙方來說都算是公平的,而且如果京城的需求高,衛玄還可以調價。

“溪丫頭,玄兒怎麼給這麼多的手工費?你不是說,這衣服、鞋子的布料和針線都是他花銀子買的嗎?”穆氏並不是嫌錢多燙手,而是覺得衛玄這樣做的話會吃虧,就算想幫他們家也用不著這樣。

孫氏和馬氏幾人也是如此想法,他們家的男人出去做工一天也就二三十文,這還算是高些的,現在一雙小孩子的鞋臨青溪的師兄要給一百文,這可真是太多了。

“娘,您看看我畫的這些花樣子,京城肯定是沒有的,更別說咱們這獨一無二的千層底的布鞋了。師兄他一定不會吃虧的,我保證他能賺錢就是了!”雖然隻是賣鞋子和衣服,但薄利多銷,臨青溪相信衛玄隻要按照她寫得去做,一個小小的千層底布鞋就能為他賺不少銀子。

“小妹,那為什麼大人的鞋子和小孩子的鞋子手工費是不一樣的,不是應該大人的鞋子手工費更多一些嗎?”吳氏不解地問道。

“二嫂,大人穿得鞋都比較簡單,也不用繡什麼花上去,隻要納好鞋底,再縫上黑色、深藍之類的純色的鞋麵就可以了。可小孩子的鞋麵就不一樣了,不但顏色花銷,就是樣式也多,像我畫的這種小老虎的,小兔子的,小喜鵲的,真正繡起鞋麵來可是要花費不少時間呢。”臨青溪想著光賣小孩子的衣服和孩子還是消費群體太窄了,她要麵麵俱到,從男到女,從老到少,要把各種鞋子都包括在內,不過現在還是先穩紮穩打走好第一步。

“葉嬸子,溪丫頭,你們說啥時候開始做工吧,別說是五十文,就是給我十文錢,我也願意幹!”馬大娘家裏的地不多,平時就靠兩個兒媳婦賣繡賺錢,她兩個兒媳婦都是秦真兒手把手教出來的,那繡工自是沒的說。

“馬大娘,你們都先別急。我京城有位師兄的妻子大概一個月就會生孩子了,他讓我送份大禮,我打算把這畫上的鞋子和衣服都做出來,然後給他送過去,先看看京城的人對咱們這千層底布鞋和衣服的評價,如果好,咱們就大幹一場。”臨青溪首先興奮了起來。

楚國具體有多少人她不知道,可要是每個人都能穿上臨家村“出品”的千層底布鞋,就算隻拿手工費,她們也賺大發了。

“溪丫頭你說得對,咱們趕緊做出來,也讓京城的人看看咱們臨家村女人們的手藝!”葉氏現在對自己納鞋底的手藝很有信心,這村裏女人的針線功夫她也是了解的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