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我也是!”
這時候,村中的幾個女人都隨聲附和起來,她們年紀都和馬氏、孫氏差不多大,沒有臨小玉這些年輕人手巧靈活,再加上原本就沒有一點兒刺繡底子,這時候學起來的確是很難。
“溪丫頭,啥時候開始蒸饅頭,大家夥兒有的是時間。”孫氏大笑著說道。
臨家村的女人,別的不在行,這蒸饅頭炸蘿卜丸子那可是各個能手。
“今天就可以開始!”臨青溪看到賀氏也在人群中,就對她說道,“賀大娘,您讓祁大伯給我送來幾個大一點的石臼,我用來製作魚丸。”
“好,我待會兒就去祁家村給你拉回來,溪丫頭,要幾個?”賀氏熱心地問道。
“先要七個,待會兒讓若心陪您一起去,她知道要多大的。”臨青溪說道。
“沒問題!溪丫頭,那魚丸是啥,也和蘿卜丸子一樣嗎?”賀氏好奇地問道。
不但賀氏好奇,聽到魚丸這個新鮮的吃食,很多人都好奇,就是焃昀也朝這邊看了一眼。
“魚丸就是用剁碎的魚肉,加入一定量的調料和薯粉製作而成的,到時候若心會教給你們,很簡單的。”臨青溪說道。
“沒想到魚肉還能做成丸子,那我可一定要嚐嚐!”葉氏笑著說道。
到了下半晌的時候,臨忠國、臨青豪都回來了,而且臨忠國告訴臨青溪,鎮上的鐵匠的鐵不夠用,他又去府城最大的鐵匠鋪去問了,鋪子老板告訴他,這麼大的鐵鍋不是很好打,需要一些時間。
“爹,那需要多長時間?”臨青溪問道。
“他說,至少需要兩個月。溪丫頭,你要的這口鍋太大了,就是楚國最好的鐵匠合在一起也需要一兩個月。”臨忠國為難地說道。
憑借現在落後的打鐵技術,自己的要求短時間之內的確是難以達到要求,沒辦法,臨青溪隻好想別的辦法。
“爹,那要是三尺寬的鐵鍋呢?”臨青溪發現楚國百姓有的人家用的大鍋差不多就是三尺寬的。
“你要是要三尺寬的鐵鍋,府城鐵匠鋪子裏有現成的,爹待會兒就可以給你拉回來。”臨忠國也在鋪子裏問了其他的大鍋,鐵匠鋪掌櫃的告訴他,他家鋪子裏也有很多大鍋,但是沒有他要的那種超級大鍋。
“那行,就要那種三尺寬的鐵鍋。薔薇,你去告訴我四哥,讓他把鍋灶都壘小一點,還有告訴丁家父子,大風箱不要了,全都做成小風箱。”臨青溪吩咐道。
“是!”薔薇趕緊走出去找臨青豪和丁強生。
大門外的百姓見臨青豪帶著人在一旁砍樹,全都過去幫忙,臨大山和臨石頭兩個人也和丁強生父子三人一起製作風箱。
臨青雲、臨青海、臨青飛、臨青禾和臨青木五兄弟還都在外邊忙著各自的事情,他們讓人捎信回家,說是大概除夕那天才能回來。
臨青溪現在不擔心他們的安全,因為她讓雪狼派一些人暗中保護著他們,如果有什麼緊急事情,可以不用通知她就采取行動,一定要確保她幾個哥哥平安無事。
臘月二十三這天,原本的小樹林變成了十幾個大鍋灶連在一起的露天廚房,孫氏、馬氏、趙氏帶著村裏的女人們直接就在臨時搭起來的木頭房子裏和麵、蒸饅頭。
蒸籠臨忠國買鍋的時候順帶著也給買了回來,門外的百姓有的幫忙蒸饅頭,有的幫忙做蘿卜丸子,也有的幫忙剁碎魚肉。
葉氏和村裏麵的幾個老阿奶也沒有閑著,她們利用納園剩下來的那些布頭製成袼褙,然後給外邊的百姓做起了布鞋。
“主人,這是雪狼今天傳回來的消息。”稻園裏,玉扇拿出一個小紙條遞給臨青溪。
臨青溪看過之後,眉頭緊皺,雪狼告訴她,吳楚之間的戰爭愈演愈烈,尤撻國瘋狂參戰,就是啟軒國也已經集結大軍到了邊界,現在外邊到處都是戰火,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玉扇,讓禿鷹帶人把山莊的避難所再建大一些,現在不隻是天下大亂,恐怕盜匪也會多起來,臨家村和納園這麼惹眼,很可能會被別人盯上。村民和百姓都是不懂武功的人,到時候山莊可以保護他們。”
曼陀羅山莊從內到外都是十分堅固的,除非幾萬大軍一起來攻破它,否則很難有外人進入。但即便這樣,臨青溪也要做到萬無一失。
“屬下明白!”
“還有,讓白狼在山莊裏多儲備一些糧食,再告訴冬青,山莊和秘園明年春天的時候所有的地都種成春麥,除了這些,鹽也要多備一些。”臨青溪說道。
國家不穩,那麼物價必定上漲,而且戰爭發生的這樣快速和激烈,很多東西如果不多儲備一些,到時候可能會很麻煩。
“是!”
玉扇出去之後,茉莉又走了進來,她是來給臨青溪送賬本的。
隨意翻了一下,臨青溪看著茉莉問道:“現在能用的銀子還有多少?”
山鷹和茉莉是臨青溪的兩個“財務大管家”,隻不過一個是對內,一個是對外,而且兩個人管理是互相沒有關聯的。現在,茉莉主要掌管納園、山莊和稻園的銀子。
“回姑娘話,除了原有的五十萬兩銀票,還有十萬兩白銀。”茉莉說的都是整數。
“你想辦法把五十萬兩銀票換成二十萬兩白銀和三十萬兩黃金,然後把它們都秘密搬到山莊的密室裏,不要讓太多人知道,你和玉扇一起去辦這件事情。記住,換錢的時候不要隻在一個錢莊,也不要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明白嗎?”銀票說起來就是一張紙,如果錢莊倒閉了,那銀票也就一文不值了,為了保險起見,臨青溪決定把銀票都換成真金白銀。
“屬下這就去辦!”臨青溪臉上嚴肅的表情讓茉莉意識到似乎要有什麼大事發生,所以她也跟著緊急起來。
接下來,臨青溪起身去納園門外看了看,離得老遠她就看到了炊煙形成的白霧,還沒到地方就聽到了大門外熱鬧歡笑的聲音。
現在的麗水灣還是一片歡歌笑語的地方,或許過不了多久,這樣一個安寧祥和的地方也會被迫卷入到戰爭之中。
“小姑姑,小姑姑!”臨念水從臨家村到大門的那條路跑了出來,和臨青溪正好麵對麵相逢。
“念水,你們這麼早就結束練武了嗎?”臨青溪看到隨著臨念水的出現,他身後又有很多村裏的孩子跑了過來。
“嗯,師父說,小姑姑說今天是小年,家家都應該祭灶神,我們也要來送灶王爺,這樣明年就不用擔心餓肚子了。”臨念水笑嘻嘻地說道。
前兩天,孫氏幾人準備蒸饅頭的時候,臨青溪正好也在一旁幫忙,女人們聊起天也是天上地下的什麼話都說,笑笑鬧鬧之間,她就給幾人講起了在現代的一些新年的規矩。
像是臘月初八那天要喝臘八粥,她告訴村裏的女人,臘月二十三那天其實應該算小年,這天要祭灶神,做糖瓜、糖餅給灶王爺,她還給幾人講了有關灶王爺的神話故事。
不僅如此,她還哼唱了《臘月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或許是臨青溪的話太有信服力,或許是女人們也覺得這樣的過年規矩很新奇,或許是大家也都想有個借口驅走一年的晦氣和黴運,然後開開心心充滿希望地迎接新的一年。
總之,臨青溪的《臘月歌》和她講的那些故事就在村民和外邊的百姓中間開始流傳開來,不到兩天,所有的孩子都會唱《臘月歌》了。
最後,族長臨仁義和幾位族老一商量,就決定按照臨青溪歌中所唱的過個新年,因為他們知道,臨青溪是到過仙境的人,可能她真的見過灶王爺也不一定。
而這麼多年來,百姓們日子不如意,或許就是每年臘月二十三的時候,沒有給灶王爺擺過供品。
不僅是他們這樣想,所有開始知道灶王爺的故事和《臘月歌》的百姓都這樣想,因此祭灶的時候,他們尤其的虔誠。
自此後,每年臘月二十三祭灶也成為了百姓們最為看重的一件大事。
焃昀走在所有孩子的最後麵,他在門外的人群中,看到臨青溪在親自動手製作魚丸,她的手都被凍紅了。
“我來吧!”焃昀輕輕按住了臨青溪的雙手,然後從她的手中拿過木槌,開始把魚肉砸成魚泥。
“沒關係,我可以的!”臨青溪現在又不是弱不禁風的小丫頭,她有的是力氣。
“力氣活還是交給男人,你可以幫我往裏麵加魚肉。”焃昀笑看著她說道。
石臼雖然很深,但是為了能打出更多的魚泥,需要不斷地往裏麵放一些清洗幹淨的魚肉。不過,臨青溪覺得這項工作太沒有技術含量了,她還是比較喜歡用木槌。
“加魚肉這種事情念水就可以做,我還是幫我娘去搓魚丸吧。念水,過來幫你們師父加魚肉!”臨青溪直接喊來了自己的小侄子臨念水,她不會真得傻傻地蹲在一邊給焃昀加魚肉的,大不了換另一種事情做。
焃昀也隻是看著她笑了一下,雖然想和她獨處,但是他和她現在就在忙碌喧囂的人群中,周圍可是有不少眼睛看著呢,尤其是他未來的大舅子臨青豪。
此時,臨青豪看著焃昀的眼神就像是很怕焃昀會把他心愛的妹妹給拐跑一樣,而焃昀的心裏還真得是很想拐跑臨青溪,但他也知道,被拐跑的不是她,而是他自己。
“蕙蘭嫂子,你搓的魚丸真是又快又好!”趙氏走進木板房的時候,看到案板上擺放的魚丸又圓又多,那都是穆氏一個人做的。
“嗬嗬,是嗎?我也就能幫上這點忙了!”穆氏開心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