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李建喜受傷了,樂丫頭就決定休息一天。
一家人喝了粥。平哥兒和安哥兒就進山,把寶林叔他們砍下的樹枝拉回來當柴火。樂丫頭把髒衣服拿到水坑邊清洗。水坑邊放的一塊大石板,搓洗起來很方便。髒水流到崖壁下麵的茅坑裏。一切安排得很合理。
羅氏用簡易的灶台給喜姐兒煎藥。山洞裏一片安靜和諧。
下午,李建樂把晾幹水份的野雞,兔子,野豬肉都搬到洞外,用幹柴和濕的鬆柏枝熏製。這樣味道更好。
幾個人無聊,就扔了許多地瓜和土豆進去,吃完後,一個個都黑了嘴巴。
羅氏和李新笑著看孩子們胡鬧。看著竹竿上掛著豬肉,野雞,野兔,熏魚,從未有的滿足,整顆心暖烘烘。
晚上,李建樂把所有的銀票檢查一下,一千七百兩,夠了。村裏人蓋房子,一二百兩就可以,簡單的土坯瓦房四合院。可李建樂想要青磚瓦房,有亭台,有花園,價格自然就不一樣了。明天雷工頭就要來了。建房該提上日程了。
第二天,李建樂和平哥兒一早就守在村口。對來李家村的陌生人就詢問一下。等了半個多時辰,來了一輛馬車,問了一下,正是雷工頭。
五十多歲,彪悍的大身板,一看就是很幹練的人。
“雷師傅好,我就是李建樂。就是我們家要建房子。”
“樂丫頭,是吧。我就是薛神醫說的雷嘯。”
“走,走,我們到工地上看看。”李建樂帶路,一行人來到後山。
大牛叔帶著村民們在建圍牆。良叔的木棚子已經搭好,正在蓋木屋。強叔和壯叔已經把路修到小溪邊,明天弄橋墩。在圍牆內,堆了四五十根木頭。
“雷師傅,這圍牆圈起來的地全是我們家的。我打算把房子建在靠近村路邊,背靠著大黑山,麵朝向小溪。沿著山的地勢分成六部分。”
“第一部分,從圍牆進來,先平整出一大塊院子,四四方方的,鋪上地磚。平時有喜事可以擺擺酒席。”
“第二部分,大院子在山腳,要上三個台階,才開始建第一進的主屋。要氣派,堂屋和主屋高度要有四五米以上,氣勢恢宏。兩邊東西廂房三米五就可以了。中間的院子要挖井,吃水洗溯方便。主屋要求高端大氣。堂屋在正中間,兩邊各有三個主屋。”
“第三部分,第二進是主體部分。你看,大概就在山腰這邊,跟主屋又得上三個台階。你要蓋四個院子,我們兄妹四人一人一個院子,每個院子都有六個房間。有水井,有亭子,有廚房,有廁所。就像農家的四合院一樣。圍牆圈起來是獨立的,但卻又相互連接。四個院子兩兩相對。這一部分占地最多。”
“第四部分,第三進呢,我打算建一排十個房間就好,這一部分打算安排婆子丫鬟住。”
“第五部分,在圍牆的後門這邊,一開門就到村路,我想建個庫房。庫房要建得大一點,可以停三四輛馬車。”
“第六部分,在庫房後麵,還要建四間馬廄,以後一定會有牛和馬這些牲畜的。”
“所有這幾個部分,都是依著山勢而建,一層高過一層。站在上麵看,視野開闊。”
李建樂邊說邊比劃著,並把大概的位置都給規劃出來。
先是大院子,上台階,建主屋。再上台階,建二進的四個院子。兄弟姐妹每人都有一個獨立的空間。再上台階,蓋些房間安置丫鬟。最後,在後門處建庫房和馬廄。進出就方便了。
不明白的地方,雷師傅問,李建樂答。解說了大半天,雷師傅終於弄明白了。驚訝地看著這小姑娘,果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啊!
“這樣子建,說起來是一座房子,其實是五個大院子,互相用走廊連接,有點想京城裏的大宅子,三進五進這類。”
雷師傅拿出一疊圖紙,翻翻找找,抽出一張,遞給李建樂,
“這是縣城王老爺建的主屋,你看看,高度四米六,主梁是百年烏沉木,夠氣派。兩邊的木雕也是出自於名師之手。堂屋兩邊各三個房間。東廂房做廚房,西廂房做倉庫。院子邊有挖了井。你看,主屋就這麼建,可行?”雷師傅詢問。
“嗯,可以。那二進裏麵的四個院子,建法和規格是一樣的,您可有圖紙?”
找了一會兒,雷師傅拿出其中一張,
“這是我們上個月剛剛建的,縣城蔡老爺給他兒女建的院子。很符合你的要求。”
“一溜過去,建六個房間,房間外邊是走廊過道,房間門口是一片小花園,有亭子,有樹,有秋千。當然,你們也可以在東邊挖個井。建個小廚房和洗浴間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