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在建的後山,和山上的那片山洞竹林子,一家人現在都充滿了幹勁。
隻要勤勞,這大山裏到處都是寶。村民們現在的精力全撲在地裏的收成上,李建樂想趁著這一段時間,把野柿子,野板栗,秋梨……都摘點回來。
糖炒板栗,秋梨膏,柿餅,這些都是好東西,相信也能賣個好價錢。
秋天的早晨,涼風習習。特別是山上,穿著單衣都有些冷了。各種鳥叫聲,樹葉花草的清香,讓李建樂覺得神清氣爽。
一家人喊燒火,喊洗手,喊吃飯的聲音,都充滿了煙火味。
喝了一碗稀飯,再吃個紅糖饅頭。李建樂兄妹就準備進山了。
在小青的背上左右各綁好籮筐,李建樂她們就出發了。
以前打獵的時候,李建樂就看到了五六棵板栗樹,基本上都在三道梁子裏。樹齡大,樹枝高。樹枝上密密麻麻都是刺球。樹底下也掉了很多。
“來,就是這些刺球。都撿起來,裝進籮筐裏,運回去後有大用。”李建樂隨手折了兩根棍子,像用筷子一樣,把刺球一個個夾起來扔進籮筐裏。
平哥兒,安哥兒,喜姐有樣學樣,很快把刺球都裝進籮筐。平哥兒找了根長竹竿,劈裏啪啦地一陣敲打,刺球紛紛掉落。其它幾人高高興興地撿。
小青背上的籮筐很快裝滿了。安哥兒先拉回去,李建樂她們接著把刺球裝在麻袋裏。就這樣,分工明確,有人運送,有人撿。
一個早上,板栗就拉了兩趟。安哥兒幾個還背了幾背簍。
野柿子野梨還沒熟,就再等等。先處理板栗。
吃了午飯。李建樂幾個就忙活起來。平哥兒去溪邊用竹篩子過濾了一些黃豆大小的石頭,在小溪裏洗幹淨帶回來。安哥兒用木板把刺球拍扁,露出裏麵的板栗。羅氏和李建樂李建喜把板栗摳出來,放在盆裏。李新用匕首在板栗上麵開個口。
一整個下午,總算把所有的板栗處理好。
平哥兒把大鐵鍋燒熱,裏麵放進去洗幹淨的小石頭,繼續燒火,加熱到石頭微微冒煙,
“二哥,繼續燒火,不能停。”
“大哥,把石頭炒熱。熱到一百多度的樣子。”
過了一炷香的時間。
“三姐,可以了,先放點蜂蜜糖稀進去。”
李新和羅氏,平哥兒,安哥兒,喜姐幾個人像看傻子一樣看著李建樂。
“可以了,把板栗放進去炒。二哥,火別停。大哥,慢慢炒。半個時辰左右就好了。中間再加一次糖稀。”
李建樂把所有的板栗分成四份,第一份拿來炒,第二份放進水裏煮,第三份是沒開口的,直接扔到火裏烤,第四份是剝了殼的,等一下燒肉。
就這樣,安哥兒不停地燒火,平哥兒不停地炒著板栗和石頭。
半個時辰後,火堆裏的板栗炸開了,李建樂就把板栗都劃拉出來,裝到竹籮裏。
四份做好的板栗擺在桌子上。香味撲鼻。每個人認真試吃。
“小妹啊!這糖炒的最好吃,香甜軟糯。”安哥兒一個接一個,好吃得都停不下來。
“真是沒想到,以前拿來砸人的刺球竟然能吃,還這麼好吃。以前真傻,白白浪費了這麼多,這麼好的東西。”羅氏捶胸頓足。
“現在知道也不晚啊!我們明天再進山,把這山上的板栗都摘回來。留著慢慢吃。”李建喜喜滋滋地說。
“再過幾天,就是娘的生辰。我讓舅舅們和小姨過來,就是要讓他們去鎮上或者縣城賣糖炒板栗。”李建樂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
“我們不自己賣嗎?”安哥兒現在渾身可是充滿了幹勁。
“不要,這麼辛苦,滿山摘板栗,回家後還要剝開,炒起來也累。這種小錢就交給舅舅他們。我們進深山掙大錢。”李建樂不以為意地擺擺手。
“謝謝樂丫頭想著舅舅們。”羅氏欣慰地摸摸李建樂的頭。
“在我們最落魄的時候,幫助過我們的人,有能力的話,我都會報答的。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李建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