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為,與百姓養豬的地方比較幹淨有關。”
一位出自農戶之家的臣子,看了看渾身比較幹淨的豬後,由此猜測。
他們家以前也養過豬,豬圈再怎麼每天清理,豬身上的毛,也有一些地方是髒汙的,特別是腹部。
有了這兩位臣子開口,其他臣子們也紛紛說著自己的看法。
見眾位大臣,沒有一位猜到,昭興帝心情更好了。
最後,他將答案公之於眾。
眾大臣:“……”
這樣的原因,一般哪有人能猜到!
想出給豬閹割的,可真是個敢於異想天開的能人啊!
但不管如何,這可是全大啟的福音啊!
給豬閹割一下,就可以使豬多長幾十斤肉的話,能吃上肉的百姓就更多了。
“據說,去勢後的豬,其肉幾無腥膻,這隻豬的肉,朕就賜予眾位愛卿品嚐。”
昭興帝不愛吃豬肉,雖然甘禮信的折子中已說明,這隻豬沒什麼腥膻味,但昭興帝仍然沒有嚐一嚐的興趣。
“微臣謝皇上賞賜!”
眾位大臣彎腰,行禮謝恩。
能讓更多百姓吃上肉,這是莫大的功勞,昭興帝自然也是要給,想出此法,養出此豬的人行賞。
至於賞什麼,昭興帝在看到養豬之人的名字後,覺得有些眼熟。
一旁的大太監知他所想,笑著道:“皇上,這位沈姑娘,正是做出穀風車、水車,和發現番茄的那位。”
“原來是她。”昭興帝也想起來了,“沒想到,此人這麼快又做出一件利民之舉。”
大太監:“皇上,奴才認為,或許這位沈姑娘是感念皇上之前賜予的恩德,一心想要報效皇上,所以鉚足了勁,才又想出此舉。”
昭興帝頷首,對大太監的話很受用,也認為大太監的話有道理。
一位農女,受到帝王賞賜後,感激涕零,又發奮想要報效他。
是他這位帝王,讓農女有了上進的心。
“皇上聖明!”
“皇上聖明!”
瞧見昭興帝臉上的神色,眾位大臣便知道大太監的話是說到昭興帝心上了。
立即高呼聖明。
文成淵首輔見昭興帝沉浸在這一聲聲的“聖明”中,垂了垂眸。
工部侍郎府。
沈城一回家,就跟沈霄說了,沈知瑤養出了二百多斤的豬,又得到了昭興帝賞賜之事。
“也不知皇上最終會賞賜她什麼。”
這次,昭興帝沒有在朝堂上直接說給沈知瑤的賞賜。
“你說,當初這丫頭死活都不肯走,現在機會來了,她又為何不願回來?”
沈城不太能理解,畢竟在他的認知裏,沈知瑤是他們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
“或許,這一年多的時間,讓她改變了許多。”
沈霄沒有親眼見到沈知瑤,之前從沈城口中聽到她的消息時,覺得現在的沈知瑤,不太像他們認知裏的人了。
但已經一年多了,人有變化是正常的。
“爹,娘給沈知瑤去了十幾封信,沈知瑤每次回信的內容,都十分敷衍,如此看來,她多半不會回來。”
一提到沈知瑤,沈霄就想到了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