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有些意見的是,年平均氣溫沒有升高,反而降低了。
敦煌大學環境係的教授們說,這是因為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瑪幹沙漠都收縮了,對陽光的反射減少,年平均溫度降低了。但是早晨和中午的溫差也縮小了,晚上的氣溫其實是回升的,更加適合生物的生存。
增加的這些降水,對於環境的進化起著加速的作用。可以預計,羅布泊的麵積還會增大。
而羅布泊的水汽,在敦煌和阿拉善形成的降水,對於這兩個地區來說,簡直可以用甘霖來稱呼。
隻是進入十二月,大部分地方開始上凍。
綏遠省,可以利用的農田和草場呈現恢複趨勢。因為護林人認為可以增加一些畜牧量和農田麵積,不會影響環境退化,如果種植和放牧都遵循既定的規則,還會對環境起到促進作用。
為十二月開始,大量的年輕的猶太人坐著薩斯貿易公司的船到了中國,絕大多數到了武漢政府的轄區。
這些人幾乎沒有商人,絕大多數都是在德國水晶之夜後,失業被圈禁的工人、醫生以及小市民。因為他們認為中國可以接受猶太人,至少特斯拉、愛因斯坦、費米到了中國,受到了很好的待遇。
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婦女和孩子,這是與薩斯貿易公司的宣傳有關,為了降低世界各國對於中國的重視程度,所有和薩斯貿易公司有關係的宣傳工具都在宣傳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國家對農民,林業工人,農產品加工業,漁民等等非常重視。中國雖然工業不發達,但是對所有人都平等對待,人人都擁有農田。中國是一個和平的國家,國內森林密布,沒有坦克和大炮,有戰爭也是極少數的戰爭。
但是中國是一個反工業和反商業的國家。他的工業規模很小,沒有商人,隻有負責運輸的工人。等等。
對於這些評價,美英法特別是共濟會旗下的報紙和電視台證明了這一點。
在美國,有一些記者帶著攝像機來拍攝中國,木質結構的房屋,形不成規模的城市,淩亂的工廠,采用牛耕技術,帶著野獸寵物的孩子。一切都顯得很落後。可是他們也有先進高速列車,彩色與西方顯像技術決然不同的電視。看不出來有何特別,有能滿足普通鄉村用電的沼氣發電技術。屋頂上黑漆漆的琉璃瓦,據說能夠用太陽發電。
所以中國是一個落後與先進同時存在的國家。
美國人的解釋是:它落後,是因為中國一直是農業國家。它先進是因為中國領導人注意引進西方的高科技人才,所以才導致了這個局麵。
這些影片在各國播放,和薩斯貿易公司的宣傳一結合。很多窮人和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機會。而很多商人,企業主認為那沒有價值。
敦煌也分配了一些猶太人過來,很多都不識字,需要在培訓班裏培訓後,才能分配到治理沙漠的工作中。
他們被告知,森林和大山裏是危險的,沒有能力的人去不了。但是治理沙漠和恢複環境的工作是安全的,隻是限製多了一點。
這似乎也是一種歧視,但是給你的感覺是和顏悅色的保護。
從敦煌到烏魯木齊的火車上,張春就看到一個猶太婦女帶著兩個小孩子。小孩子眼睛緊盯著列車上關於漢字的宣傳片。宣傳片是在演示中國古人怎麼樣將一個樹木的形象變成“木”字。一隻手在木頭上采摘,就變成了“采”字。走路的人變成了“人”字等等。畫麵和漢字不停地演變,形象,通俗易懂。
漢字的數字也很有意思,一二三四是籌策的形象,五個紮成一把。六以上是一個古代的人名。人們為了紀念他而把數字換成了這個人的名字。除了數字,還有甲乙丙丁等序號,每一個需要其實都是一個帝王的名字。而留下名字的帝王都是做出了貢獻的。字形很多就表明了這個帝王做出了什麼貢獻。也許宣傳片很多隻是一些猜測。但是傳達的曆史含義卻是豐富的。
很快,兩個猶太小孩就能夠認識一些簡單的漢字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