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東北劃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外興安嶺核心為興安省。原東北政府時期劃分的興安省劃給了黑龍江省。沿海劃為了濱海省,沿用了蘇聯的名稱。日本諸島加上庫頁島全部劃為鯨海省。三個省也沒有一次性全麵接受,還是采用了先山區後平原,最後城市;黨組織在最前麵,之後是軍隊,最後是政府的步驟。
這是這個漸進政策讓日本政府和美國覺得殘忍,因為它拋棄了大量的城市人口。
在土地政策的支持下,伍豪很堅決地把人口進行打散。不過外東北時期,日本對於俄羅斯,朝鮮,台灣,漢人,蒙滿人都是區別對待的。其中以俄羅斯人和漢人的地位最低。現在中國雖然不允許有民族聚集區,但是卻是平等對待的。這減少了遷徙過程中的動蕩。
隻是政府的工作繁重了很多。初步統計歸屬過來的日本人口就已經達到了兩千萬人。這還不包含未接受的城市人口。這麼多城市加起來,少不了一千萬。
統計局認為這已經是極限了。
北平。
北平到天津的交通係統的修通隻用了一年的時間。現在這個交通係統正在與山西山東遼寧貫通。
河北省取消了。北平與天津合並,鄧希賢調到了北平,任京津市市長。他非常不習慣,因為攀枝花是一個工業城市,而現在北平和天津這個爛攤子扔給他,做的居然是文化教育和農林牧副魚的恢複。
他要做的是拆房子,拆除大量閑置的房屋。
梁思成了林徽因圈出了一些必須要保護的王府、街道和一些民居。而其它的房屋全部拆掉。工廠也不例外,因為這些工廠沒用了,離原料產地那麼遠,中間的運輸費用就是很大的負擔。
如果有誰不願意拆,也可以,給他留著。林區,牧區,農田,漁業直接延伸到了紫禁城。而工廠全部分散到北平到天津的交通線上去了。政府辦事機構也是一樣,在交通線附近重新規劃。新修的建築有著農業的北平傳統風格,倒是不違和。
一些堅持下來的美國辦事機構,比如協和醫院地位尷尬,因為城市區域沒人了。
農村基層的醫療衛生機構的普及,致使協和醫院的病人數量銳減。
“美國的報紙,說中國正在拆掉一個城市,讓一個城市死亡。”麗質拿著一張報紙交給張春。
剛剛鍛煉完,洗完澡換衣服出來的麗質非常誘人。放了資料和麗質挨了一下臉。
張春把還在小浴池裏撲騰玩耍的妞妞交給了麗質。拿著報紙進了清水浴室,洗去身上濃厚的藥浴香味。
張春很快掃完了那個報紙的頭條。
上麵有很多照片的對比,似乎是在一個影片上剪輯下來的。曾經人來人往,商鋪林立的街道,現在隻有一些不願意拆遷的大戶人家還孤獨地矗立在那裏。其他的地方變成了農田。
文章當然不是什麼讚美的文章,而是說中國正在破壞城市文化,城市經濟,走向落後的農業國家。說這是曆史的倒退。文章最後刊登了比北平更加現代的東京的城市照片。說不知道這座城市的命運如何。
另一篇文章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被焚毀的名古屋,被戰火毀滅的大阪。日本,現在鯨海省,沿岸的城市,幾乎無一不再消失之中。中國人采取了殘忍的對城市封鎖,導致大量的城市人口死亡。因為城市人口沒有糧食,生產的商品銷售不出去,經濟無法流通,幾百萬人集中在失血的城市中,造成了人道主義災難。
張春從以前滿清官員的形象,又後退了一步,成了印第安酋長的形象。
正在漱口的張春把一口水全噴了出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