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晶走後,榮月華的一顆愛心轉到她身上來了。
原種場是山間的一塊平地,是過去的老梯田。被保留了下來。
一條公路從山腰穿過,這是交通係統的最末端了。道路不寬。汽車可以雙向行駛。不過基本上沒有汽車。原種場工人習慣用馬匹或者牛馱運,走牧場。因為離貨運站或者加工廠不遠。
出了森林,妞妞就開心了,這是追貓逗狗的年紀。嚇得農戶裏麵的貓狗馴狼牛馬到處竄,很快就自來熟和小朋友玩到一起去了。榮月華跟在她後麵。
這個原種場還是以水稻為主。
“以前稻香園的水稻又香,米粒又大。其它地方很難種出來。但是現在發現其實每個地方隻要土地肥沃度達到了一定級別,種出來的水稻就會出現獨特的特點。這片土地是月級,您看土壤是黑色,微生物種群很多,周邊的環境的微生物種群也非常有特色。這種水稻原本隻是一種小米粒的野生稻種,是為了保證原種而留下的。不過經過幾代選育,這個稻種出產的大米雖然米粒還是小,但是耐陰,耐水肥,耐病蟲害,抗倒伏,適合密植。產量雖然在中下水平,但是是很好黏米,做出來的米飯香軟甘甜。缺點就是,月級以下的田地種出來,就不行了。”
這種水稻還是帶有野生稻的形態。葉片瘦長,植株不高,不過稻穗整齊。這種水稻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林間的水稻地,十分蔭蔽的地方也長得很好,生長期要比一般的水稻長一些。一年隻能一熟。
麗質和張春一家都喜歡吃這種大米,不僅是口味的問題,營養明顯要比普通大米要高出一截,不宜消化的雜質少得多。
如果從營養價值來評價,這種水稻的產量一點都不低。甚至能夠達到中高水平。別看一些品種產量很高,但是張春不喜歡它們,就是因為它們的消化利用率太低了。
“月級農田是什麼標準?”
“這個,大體上腐殖活動層有八十公分,水肥在土壤中凝而不散,還有一些微生物指標。農作物不是每個品種都可以在月級農田生長。一些品種在月級農田光長葉子,植株生長很快,但是結果率很低。所以除非有特殊用途,農田會維持在二星到三星的標準。”
“你們會控製土壤進化?”
“會的,產量和品質需要有一個平衡,比如這種品質的大米,要求太高了,產量也不高,如果不是為了研究和保護物種,我們會放棄種植。當然,去年先生定了這種大米,我們擴大了一些種植麵積。”
張春和麗質散步在這個農場,說起來,張春和麗質的生活算是奢侈,因為周圍最少三個農場和原種場種植的都是他們一家喜歡吃的食物,幾乎全是月級農田,森林植被也被評為月級。
張春夫婦經常在這裏參加管理森林的活動。所以一些張春認為雜質太多的植物被淘汰掉了。變成了森林土壤的養分。為了追求高營養,張春夫婦允許一些有毒性的植物存在,反而是一些高產品種在這裏很難找得到。
農場因為張春喜歡吃的食物而不自覺地滿足需要,當然他們自己吃這種食物。
另外就是這裏大多數都是暗月派來保護張春的人,雖然他們從事何種行業,現在仙女周邊幾乎都是暗月的人了。暗月的人同樣對於食物很挑剔。隻是沒有張春和麗質這麼嚴格而已。
這裏出生的孩子們,身體素質普遍比其他地方要好,何況他們從小就要經過大人用藥物和揉捏手法進行訓練。森林和他們馴養的牲畜和寵物也比外麵野性要強,靈性也要強,物種之間的競爭和搏殺隨處可見。人們也習以為常。
三星護林人進入這片區域也非常危險。因為這裏就是普通的一條蛇,也比外麵的毒性強烈。
這就是陶南和榮月華還需要張春夫婦保護的原因。(未完待續)r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