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先兵後禮(1 / 2)

連續的爆炸聲,持續不斷,直至氣旋力盡,方才平息。

在場眾人,無論羌族勇士抑或帝國軍人,皆目瞪口呆,心驚膽戰。

軒轅玉兒,心亂如麻,不曾見過蘇燁之威,而今目睹其力,心生敬畏。

朱熹貴與壯族族長相繼隕落,帝國軍心潮澎湃,奮力攻城。

城上壯族勇士,麵對族長之死,有的驚愕,有的退縮,有的怒吼欲戰。

混亂中,帝國軍在軒轅玉兒的指揮下,向宛城西門進發,一破城門,即可平定。

蘇燁不再關注,細心拆卸狙擊神器,視力非凡,無需光學倍鏡亦能準確射殺。

軒轅玉兒帶軍直攻城門,手雷轟炸,帝國軍乘勢而入,展開攻勢。

壯族勇士雖勇猛,終不敵熱兵器,一輪齊射後,無不倒下。

軒轅玉兒發出格殺令,蘇燁欲以雷霆手段平叛,令敵膽寒,以統一天下。

帝國軍速占城樓,三路分進,喊殺聲、怒吼聲、咆哮聲,淹沒宛城。

壯族勇士,逐漸無力抵抗,有的棄械逃命,這場戰鬥,注定是一場大屠殺。

蘇燁緩步入城,屍橫遍地,麵無表情。為大統一,流血乃必然,壯族滅族,不過小事。至宛城城主府,已無壯族勇士,帝國士兵守護。

見蘇燁至,將士們跪拜,“免禮!”

蘇燁揮手,步入後院。

那裏屍體堆積,血腥味滿院,此乃戰爭之殘酷現實。

……

隨著壯族的滅亡,天下嘩然,四方諸侯,各小民族之心,均如秋後蟬翼,薄弱而易碎。他們深知,於這強大如林的中華帝國麵前,自身如同浮萍一葉,隨波逐流,無力抗拒。

在天威之下,幾個少數民族的族長通過古老的飛鴿傳書,急速交換了心中的恐懼與不安。他們在一片密林的幽會中,麵麵相覷,眼中流露出未來日子的茫然與恐慌。

“昔日壯族,武勇過人,終是一朝被滅。吾等何能獨善其身?”北疆的維吾爾族族長,麵龐剛毅,語氣中帶著一絲顫抖。

“若大雪壓青鬆,鬆柏雖折而節仍存,今日之決定,實為苟全性命之計。”西域的回鶻族長,目光如燈,聲如洪鍾。

“天子威儀,實非吾輩所能抗衡。比起無謂的抗爭,不如早做歸順之計。”東嶺的苗族族長,輕歎一聲,聲音中滿是無奈。

三人相顧,均見對方眼中的決絕。

終是歎息聲中,紛紛點頭,決定向天子蘇燁表達歸順之意,以求得一線生機。

蘇燁在帝宮之中接到了這消息,麵無異色,似是早有預料。

他緩緩起身,望向窗外的繁星,淡然道:“雷霆之下,草木皆須臣服。若連此等威懾都不足以令他們低頭,吾當何以治天下?”

身旁的軒轅玉兒,輕聲應是:“陛下神武,以德服人。今日之事,乃是天命所歸。他們之歸降,實為陛下德政之功。”

蘇燁眼中掠過一絲深沉,緩緩坐回禦座,道:“玉兒明理。開疆拓土,雖為帝王之責,但若能無戰而屈人之兵,方顯吾大漢天威。傳吾旨意,令歸降之民族,各遣使臣來朝,獻地獻貢,我亦賜以漢土衣冠,使之融入我華夏文明。”

軒轅玉兒聽旨,眉目間流露出欣賞之情,退下去傳達蘇燁的旨意。

在這星月之下,中華帝國的版圖再度擴張,而蘇燁的名號,也將隨著這些少數民族的歸降,傳入千古曆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