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項專項訓練內容戰術協同配合。
通過模擬各類戰術,如遭遇、伏擊、攻擊、包抄、潛入、捕俘、刺殺、破壞、解救人質等等,來提高協同配合能力,進而熟悉各類戰術動作。
技術性比較強的是秘密潛入訓練,利用遠程觀察手段將敵方觀察區域和規律進行精確計算,結合AI模擬出最佳潛入路線和時機,借助擬態鬥篷,特訓小隊可以實現無聲無息地潛入。
所有戰術配合中,人質解救和捕俘最為複雜,強調的是隱蔽接近、多人協同和步調一致。經過多次演練,由開始的不是人質、俘虜“死”,就是己方重大“傷亡”,漸漸將成功率提高,通過一遍又一遍的刻苦訓練,所有人逐步將戰術配合流暢起來。
第三項專項訓練內容,戰術指揮與執行。
指揮人員發出命令後,戰鬥人員要清楚指揮人員的命令和意圖,對自己行動的目標要清晰,並迅速落實到行動中,達成戰術目標。
在任何突發情況下,要求每個人對指揮員的戰術方案迅速在腦海中反應出來,對戰術的執行要做到像本能反應一樣。
最考驗戰術指揮與執行的就是行進間遇襲,隊員的本能反應是躲避,指揮人員要迅速判斷態勢,做出正確決策。指揮人員和全體戰鬥人員必須做到配合默契,協調一致。迅速搶占有利地形,解決或者壓製威脅最大火力點,掩護己方人員,建立陣地,組織有效進攻或撤退。
一次次的實地演練,AI模擬對戰,理論指導,所有人的軍事素養得到迅速提高,協同配合更加默契。
隨著訓練的深入,楚強的態勢感知和危機預警“雙S”能力更加凸顯出來,時空思維和戰略思維“雙S++”能力也表現突出。別人還在對某一個戰術理論進行理解和學習的時候,楚強往往就能提出改進的意見,李凱維也不得不承認楚強的提議很有見地,非常新穎。
在模擬對戰中,楚強往往能夠最快並且準確地判斷局勢,拿出最優解決方案。本來魯玉滿和白刃不服楚強的指揮能力,他們自認為是資深特種兵,戰鬥經驗豐富,但是經曆過幾次戰鬥之後,楚強的局勢判斷之準確和迅速,跟他倆相比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用白刃的話說,在指揮上他倆和楚強相比,就是業餘棋手和職業棋手的區別。
一次AI模擬遭遇戰,白刃直接發號施令,要依托旁邊的矮牆進行還擊,楚強一眼就判斷出是矮牆附近是陷阱,白刃不信,非要呼叫魯玉滿一起過去,結果兩人被預埋的白磷炸彈炸飛,AI模擬的太逼真,那兩具屍體在空中飛起幾十米高,燃燒著還拖著白煙,像兩具“人體火箭”,落地了還在發出“滋”“滋”的聲音……
類似的經曆有過三次以後,所有人都確立了楚強隊內行動指揮的地位。
特訓時間滿三個月,特訓小隊中午接到命令,實彈演習考核開始。考核科目,與海軍陸戰隊藍鯊特種部隊開展實彈對抗演習。
當天下午特訓小隊乘坐新式傾轉旋翼機進入海軍特種部隊綜合演訓基地。
演訓基地的前身是一個廢棄工業區,整個區域建築結構複雜多樣,空中有各類管線縱橫交錯,地下空間發達,給排水係統密布。
演習對抗資料已經發布給雙方隊員。
一、演習規則:
1.雙方各自在演習指揮部指定的三個建築任選其一設立軍旗所在地。
2.對抗期間不能移動、損毀或隱藏己方的軍旗。
3. 雙方守衛各自的軍旗,同時設法奪走對方的軍旗。
4.所有人不得離開對抗區域。
二、獲勝條件 :
以下條件滿足其一可判定為獲勝:
1.保持24小時取得對方軍旗且己方軍旗不失;
2.演習結束時,取得對方軍旗且己方軍旗不失(結束時雙方軍旗都失去,判定為平局);
3.在雙方無法從軍旗判定勝負的情況下,完全消滅對方(結束時,若對方還有一名隊員未消滅,判為平局);
三、對抗時間:
48小時。
特訓小隊在對抗中取勝,則考核通過;特訓小隊獲得平局或失敗,則考核不通過。
對抗前的準備時間,楚強代表特訓小隊領取了己方控製區域的地圖、軍旗(一個金色的手提箱外麵用紅字寫著“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