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少年華夏說!(1 / 3)

成器收拾好自己的心情,開始答題。

社科類文章閱讀的三個選擇題並沒有將文章的內容挖的多深。隻要把握文章大意之後,再留心下裏麵的文字陷阱,基本不會出錯。

成器細心寫完之後,便拿出考場分發的白色稿紙將其蓋住。

直接奔著下一題去了。

詩歌鑒賞考的文章千奇百怪,不過真正考的也就是那幾個字詞句。

上一世成器都指望過老師們從《**梅》上節選一段下來考試,反正那個語言環境比較適合少年們設身處地的想象啊。

這一世成器的文言文功底也算不上弱。就是平日中思想包袱太多,臨考的時候心理素質太差了,否則上一次考試說什麼也走了。哪裏會要複讀什麼。

真正算是難住成器的倒是上一世語文考試中不值一哂的默寫背誦部分。

華夏國語文方麵好像對這些相當的重視。

而且還有些誇張的在十道詩句默寫的正規題,後麵補上了三十道課外詩句的附加題。

加上附加分,總共算起來有三十分的分值。

成器乍了乍舌,這個分值還真是華夏國對詩歌教育重視的最好表現了。

來之前,成器已經將兩世的記憶進行了比對,因為這一世沒有李白、杜甫、杜牧、屈原等人。所以這考試中,最常出現的便是陶淵明、孟浩然和諸子百家的典籍節選。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

陶淵明的這首《歸園田居》在此前頻繁的出現在了高考前的各類真題試卷上,成器早已經爛熟於心。

此刻真的考到了自然是得心應手。

這第一題,默寫《歸園田居》。成器自認滿分,絕對無誤。

然後是第二題,孟浩然的《夜歸鹿門歌》首聯補全……

第三題……

如此向下解答了過了正題十道。至於偏題,成器自感兩世的語文知識加起來都有些疲於應對。

考的實在太過刁鑽了。

就像這附加第二題,題目就隻有一句話。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孟子》。

這就讓成器犯了難,因為這個典故相信大多數人都聽說過。但是誰也沒想過這次的華夏高考會考這玩意兒啊。

成器在白紙上寫下:“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之後,頓筆皺眉,腦海中思緒亂成一團。

就在這時,成器突然感覺腦海中有東西一震。他竟然看到了幻象。

他感覺自己好像站在了一個小小的書櫃麵前,書櫃裏滿當當的塞滿了書籍。但是書名卻朦朦朧朧的,仿佛罩在了一層煙雲之中讓成器看不真切。

突然,書架上一本書輕輕一動。飛到了成器的眼前。

成器定睛一看,正是古書《孟子》。

古書在成器的眼前徐徐翻開,竟然自動就翻到了《公孫醜》那一章節。

上麵赫然寫著。

“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這不是《孟子》一書中,孟子對於公孫醜的回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