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板栗豆渣餅配甜豆漿(1 / 2)

被懷疑的沐茗雪本人,此時此刻正在招呼一群小豆丁幫忙搬運茅草。

經過虎子和二丫的口口相傳,再加上美食誘.惑,她如今已經成為了這個屯的孩子王。

五六歲小孩正是調皮好動的年紀,貓憎狗嫌,幹不了活還淨幫倒忙,煩得要命。

沐茗雪能帶著他們玩兒,家長都樂見其成。

小孩可不覺得自己在玩兒,沐姐姐說了,他們是在幫她幹活,幹好了還有獎勵,可棒可棒了!

就見他們兩人一組,扛著一人多高的茅草,嘿咻嘿咻地往田地裏來回。

沐茗雪把泡過夜的豆子均勻地撒在兩道土坑裏,土坑約兩尺寬,五寸深,撒好後,澆上水,將表麵那層土澆透,覆蓋上茅草,再在茅草上覆土。

之後隻要每天在茅草上澆兩次水,保持土坑裏濕潤即可。

沐茗雪拍拍手站起來:“好了,回去先洗手,洗幹淨後到我那裏吃點心,有甜甜的豆漿和板栗哦!”

“噢!”

泥猴子們頓時嗷叫著跑開,舉著髒兮兮的雙手往家裏飛奔。

金秋時節碩果累累,沐茗雪覺得自己是有些運道在身上的,頭回找到了落單的枸杞,這回又找到了幾棵板栗樹。

雖說大夥兒分一分就沒剩多少了,但總歸沐茗雪才是第一個發現的人,就多給了她半籮筐。

她把褐色的板栗對半切,無需完全切開,留一條深可見肉的縫隙,再混合著洗幹淨的河沙用小火翻炒。

滾燙的沙礫覆蓋在栗子表層,不斷翻湧,隨著熱浪的打磨,栗子表麵逐漸變得透亮光滑,切開的縫隙越張越大,露出如蛋黃般的果肉,散發著栗子獨有的清香。

糖類,在古代一直是稀罕物。

別說在民間少見,就是對皇室貴族來說,也是一種奢侈品。

以沐茗雪現在的身份家底,根本買不到糖。

不過,她另有法子。

在河流泥濘潮濕的蘆葦灘塗邊上,她發現了類似甘蔗的植物,細細小小,剝開綠色的表皮,嚼一嚼裏麵白色的芯子,便能嚐到甘甜的汁水。

虎子他們管這玩意兒叫甜杆兒。

沐茗雪便將其采了來,剝去表皮,切碎,榨出汁。

再把榨出的汁水放鍋裏慢慢熬,待水分蒸發,甜味就會愈發濃鬱,即便比不上柘漿幹淨純粹,但用來調味也夠用了。

她端著泡好的黃豆來到石磨所在的地方,對看管石磨的獨眼老頭打招呼:“老翁,我來用磨,您幫我找個幫手可好?”

趙老頭掀開單隻眼皮子,嗓音並不蒼老,反而低沉有力,一聽就知道是個練家子:“兩個銅板。”

沐茗雪牙疼,可誰叫她力氣小,拉不動磨呢。

趙老頭收了錢,隨後一個光著臂膀的肌肉大漢從外頭走進來,接過沐茗雪的笸籮,把黃豆倒入石孔裏,握住木柄便開始磨起磨來。

細膩的豆漿要經過粗磨,細磨,最後再進行過濾。

過濾出來的豆渣沐茗雪也沒扔,她把炒好的板栗剝開,碾碎成末,跟豆渣和糖漿揉在一起,然後按成巴掌大小的餅狀,貼在鍋邊烘烤。

栗子的清香能覆蓋掉一些豆腥味,咬一口,焦黃的表皮微脆,還有些掉渣,但裏頭那層又十分綿軟,泛著絲絲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