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1)(1 / 3)

打工記

海南唐佳

7月2日被迫打工

昨天在媽媽麵前整整哀求了兩個小時,竟然沒有討到一分錢。那情景,一想起就讓我心酸落淚。

經過反複思考,我決定學會獨立。一大早,我小心翼翼地揣上自己的身份證,溜出了家門。告訴你,表姐在一家大酒店做業務總監,那裏急需服務員,身高1米62以上,學曆初中。我都達標了!

7月5日魔鬼訓練

此刻才7:30,太陽已經升得好高啦!“立正,報數!”媽呀,這聲音大得可真叫人想吐血、自刎。哦,忘了告訴你,現在我已進入了崗前培訓。大夥都管那個教官叫“大猩猩”,因為他長得像猩猩,整天凶神惡煞地像要吃人。“噓,小聲點!”旁邊的姐妹扯了扯我的衣角。剛抬頭,大猩猩又開始訓人了:“小女子就是小女子,柔弱就不用說了,還很嬌氣,難怪孔子都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氣煞我也,做人可要憑良心,崗前培訓才進行兩天,就有三個人中暑了。大夥一個勁地瞪著他,“不服氣可以走啊,如此虛弱,闖什麼江湖?”“大猩猩”的話活生生地把大家逼了回去。

7月10日正式入職

告別了地獄似的集訓,我終於領到了屬於自己的製服。穿著那漂亮的服裝,老板一句“年輕真好”,惹得我竊喜了大半天。我的工作美其名曰“服務員”,其實是在廚房與餐廳裏做些端盤子、送水之類的“機械勞動”。不過,我一點也不嫌棄,因為這工作是我的命根子!

7月12日咽下惡氣

“哎呀,你怎麼這麼不小心。”中午,一個顧客就餐時大聲嚷了起來。其實本不是我的錯,我給13號餐桌送一碟“亮晶晶”時,從她身後走過,她的椅子正在那時往後移了一下。一不小心,一點清水濺到了她的身上。“女士,我覺得你也有責任……”“你這小丫頭,顧客是上帝都不懂,素質太低了!”還沒等我說完,她就破口大罵。“我素質低?”我真是百口莫辯。瞧她,兩手叉腰,十足一個潑婦。這時,和我關係較好的領班姐姐過來了,我像見到救星似的迎了上去。“唐佳,快給這位女士道歉!”領班竟然一點也沒有顧及我的尷尬。“我真的沒錯!”“錯了就是錯了!”當我把“對不起”這三個重如千鈞的字說出口的時候,委屈的淚水早已溢滿了雙眼。

8月2日喜獲工資

“天氣真晴朗,處處好風光……”清晨,我不禁哼起了小調。今天發工資,我領到了400元辛苦費。回到家裏,我抽出兩張嶄新的鈔票放到了媽媽手裏,看著她那喜滋滋的勁頭,我不由感歎:“賺錢再難,總比‘討錢’痛快!”

思索&閱讀&點評:

看到題目之後,我就想到要寫“經曆之後的成長”或“成長之前的經曆”或“邊經曆邊成長”。於是,暑假期間打工的經曆一下子跳到了我的腦海裏。

打工期間的經曆和感觸實在是太多,怎麼樣把它們表現出來呢?我想到了日記連綴的形式。這種形式,可以寫出不同的片段和不同的感悟,應該是一種有益的嚐試。

思索&閱讀&點評:

內容串聯自然。本文作者向母親討錢的要求遭到拒絕之後,於是有了一種“學會獨立的念頭”;而當曆經磨難喜獲工資時,她卻又慷慨地“抽出兩張嶄新的鈔票放到了媽媽手裏”。作者憑借日記這種形式,將時間跨度較大、故事情節又較為複雜的內容交代得很清楚。

形式力求突破。一般日記的小題隻是記錄時間和天氣等內容,本文大膽創新,將日記與小標題的形式巧妙結合,“被迫打工”、“魔鬼訓練”、“正式入職”“咽下惡氣”、“喜獲工資”五個小標題,形象生動,可謂愛恨情仇盡在其中。

思索&閱讀&點評:是誰讓出一小步?對誰讓出一小步?讓步之後,又出現了怎樣的結果呢?

讓出一小步

湖北梅杉

“我放在桌子上的卷子呢?”我在房裏找了半天也不見卷子,不禁對奶奶大叫。

“你亂七八糟地堆在桌子上,我以為你不要了,就……”

“你以為,你以為,你不要成天自以為是好不好。你自己數數看,我到底說過多少次不要亂動我的東西!”我氣憤地打斷奶奶的話。

“我還不是看你房間太亂,才……”

“你讓我亂去,門一關不就眼不見心不煩了嗎,拜托你以後不要閑著沒事幹,給我找麻煩。”砰的一聲,我一腳踹上了房門。

悶在房裏的我越想越氣。自從六年前由於上學的原因我住進了奶奶家,這樣的脾氣我不知發了多少次——她老人家倒好,不是把我的寶貝卷子當做垃圾扔掉,就是時不時整理我那一大堆名目繁多的參考書,害得我書到用時滿處找。別人說兩代人之間存在著一個巨大的代溝,更何況我和她之間還隔著一代。她嫌我毅力不強,早上起床至少要叫四遍,卻不知我熬夜的辛苦;她嫌我頭發天天洗浪費時間浪費水,卻不了解個人形象的重要性;她說我花錢太多,不知賺錢的辛苦,我跟她講道理說這叫愛國消費,共和國總理都說了要以消費帶動生產。她眼睛一閉說你這是歪理邪說,想當年……唉,每次都這樣,打出一張倚老賣老的王牌壓住你,完全沒法溝通嘛。她又說一個女孩子的房間要保持幹淨整潔。這簡直就是存心折磨人,在自己房間裏都不能隨心所欲,不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嗎?……

其實說來也怪,平時在學校裏我總是嘻嘻哈哈的,可是一回到家裏就變成了隨時可能引爆的地雷,極易發火。不知這是不是物理上所說的能量守恒定律呢?想到這裏,我不禁一笑。

想想,自從我來了以後,奶奶也沒清靜地享受什麼天倫之樂。為了我,她早上六點鍾就得起床,以每五分鍾為單位連續滾動式催我起床;因為我,她就有了髒亂差的房間需要整理;為了我,她得費心使每天的飯菜都花樣翻新、營養可口;她還得承受我那突發不定的壞脾氣,三天一頓小牢騷,一月一次大脾氣……唉,也太難為她了。想到這裏,我仿佛看到門外奶奶不知所措的沮喪模樣。

於是,我打開門,背對奶奶別扭地說:“那個……那個,卷子的事就算了,反正也不太重要,我再找人複印。”我仿佛聽見奶奶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心裏更意識到自己給長輩帶來了多大的壓力,也僅僅因為我的一個小讓步卻能使老人輕鬆一點,快樂一些。

“今晚想吃什麼?”

“隨便啦……”

思索&閱讀&點評:

可以說,我整個的成長過程都是在親人們的陪伴下完成的,我的思想、性格的成熟和完善也很大程度上表現在對待親人們的態度上。我本來想寫一件與親人們相處的事情來表現我的成長、成熟,可是這樣一來,文章就顯得很平淡,於是,我想到了插敘手法。事後看看,插敘手法還真管用。

思索&閱讀&點評:

本文插敘運用恰當。在“我”和奶奶之間發生衝突的過程中,作者有意插敘“我”來到奶奶家後和奶奶之間無法溝通的種種情形,使得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顯得更加真實,也凸顯了代溝的存在。這樣一來,“我”讓出一小步的做法,就顯得更加可貴。

本文開頭結尾精彩。開頭結尾采用的是對話式的語言來反映當時的情況,增添了生活氣息,起到了先聲奪人和餘音嫋嫋的作用。再加上中間部分的一些表述生活細節的語言很活潑,使得文章表現生活更加立體、厚實。

閱讀下麵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十四五歲的你,有沒有試著回望一下已走過的這一段人生之旅?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身體漸漸地長高,你的知識漸漸地豐富,你的思想漸漸地變化,你的性格漸漸地形成。在你人生的這一段起始之路上,你留下了一串怎樣的足跡呢?常言道,“吃一塹,長一智”,對於我們來說,每經曆一件事,就會多一份成長的閱曆,成長的收獲。

在成長的道路上,你有著怎樣的經曆和怎樣的感悟?

現在,就請你根據材料內容寫出你的經曆、你的感悟。注意:題目自擬,立意自定,不少於600字。

寫好本文,需要我們體現“經曆”和“成長”,並突出兩點:

一、寫出成長的曆程。要寫出成長的足跡,即人生活中比較深刻的經曆和過程,思想上的成長遠比生理上的成長重要。在內容的安排上,有兩種思路:一是按時間順序來敘寫成長故事,表現成長經曆;二是按事件的性質橫向展開,以求全方位、多角度再現成長的收獲。

二、講求情感的真摯。能否感動人心,能否撩撥得人舞之蹈之,就看你是否真正從心裏往外掏話,是否寫出了自己體驗的真滋味。這段經曆,反映的也許是你在失敗時無言的痛苦,也許是你在成長中飽含的失落,也許是你在榮譽下隱藏的恥辱。細細地品味起來,那或酸或甜、或苦或辣的種種味兒,一定會讓你如同口含橄欖;娓娓地述說出來,那或喜或怒、或哀或樂的種種情感,一定會令人如同觀看青春劇場。

範文示例

題目中提供的材料有三則,但是主題集中起來卻隻有一個:要善待自己。也就是說,擬題者要求我們圍繞“善待自己”這個話題展開寫作。寫好這篇文章,可以從以下方麵著手:

一、啟思——講究化大為小。將“善待自己”這個話題演化為具體的生活情景或事件,有利於打開思路、充實內容。

二、選材——緊扣自我生活。這是話題“善待自己”所提出的要求,這就要我們從自己的親身經曆中找到敘述性的材料,並以“我”為主角;從自己的切身感受中找到議論性的材料,並針對“我們”(即“大我”)發表看法。

三、立意——追求耳目一新。拋開正麵性的立意角度,不直接談“善待自己”,而就“虧待自己”、“虐待自己”的問題發表見解,間接切入話題,能給人以新的啟示;拋開“是什麼”的話題,思維直奔“為什麼要善待自己”、“怎樣善待自己”的問題,立意能以深見新;拋開單方麵、直線型切入,找出“善待別人與善待自己”、“善待自己與分寸把握”等關係發表高見,也能別具一格。

思索&閱讀&點評:三次誤會,三次挨罵,三次忍耐,你覺得值得嗎?為什麼?

溝邊三“忍”

江蘇康昕皋

上初二時,學校搞基建,在車庫附近出現了一條正待鋪設下水道的“壕溝”。每天放學都要經過那兒,就像是在跨越戰壕,常有功底不好的“戰友”墜入其中,令同學們叫苦不迭。

終於有一天,中午放學,我第一個推車出了車庫,正鼓足勇氣想一個魚躍跨過“戰壕”,突然眼前一亮,一塊木板橫躺在我的麵前。“啊,要是把它鋪在戰壕上,過去不就方便了嗎?”我想。於是我停好車,拿起那木板來。

這木板說來也怪,一麵呈凸狀,一麵較為平整。經過我的仔細分析,這應該是半截樹樁吧。甭管了,我搬著它來到壕溝前,心裏想:“應該平麵朝上,這樣人就不容易滑倒。對!平麵朝上。”

剛鋪好木板,我正想過去,車庫裏突然衝出一個人來,見我這兒路都鋪好了,他趕緊跨上車。“哎——哥們兒!”這是衝著我喊的,“讓我先過去——”為同學服務嘛,我一想就閃開了。

三秒鍾之後,我發現剛才那“哥們兒”不見了,“戰壕”裏倒傳出陣陣呻吟聲。我往溝底一看,不好,剛才那位“哥們兒”頭朝下栽裏頭了,車輪還轉著呢。我趕緊伸手拉他,這位“戰友”好不容易爬起來,一臉氣急敗壞:“你,你,我問你這是不是你鋪的?你拿凸麵朝下,這不跟蹺蹺板似的,人不栽下去才怪呢!我看你有謀殺動機!”他狠狠地揍了我一拳,憤憤地走了。“謀殺?”真活見鬼!忍吧,好事還得做到底呢!於是我把木板扳過來,平麵朝下,這下總不會翻了吧!我還是決定自己先過去試試。

正在這時,又從車庫裏衝出一位“戰友”來,我自動地閃開了。還是這位“哥們兒”有禮貌:“謝謝了。”

“撲通……”

“混蛋!”有禮貌的那位“哥們兒”在“戰壕”裏怒吼。我一看,又下去了。這怪我,我沒有考慮到木板有限的摩擦麵,這位仁兄的車輪又不穩,自然……他爬起來,趁我愣神的工夫,踹了我一腳,走了。我血往頭上湧,真叫好心沒好報,不過還是“忍”吧——誰讓我弄巧成拙呢!

我決心做的事就要做到底。為了不讓他人犯同樣的錯誤,我抓起那半截木樁朝遠處扔去。“哎,你這人怎麼這樣,”有人喊,“過河拆橋啊,太不講社會公德了!”

一聽這話,我肺都氣炸了,準備反擊——可還是忍住了。這三“忍”,也許是我的一筆財富呢!

思索&閱讀&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