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正在成長的中國少年,一定要盡可能地擴大生活圈子,多多接觸社會、接觸他人,主動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用心觀察生活,捕捉動人的細節,腦海中攝下一些典型的、感人的鏡頭;要留心生活中出現的新事物、新情況,思考生活現象背後蘊含的深刻意義。
從寫作的角度來看,你可以拿起筆來,描述那動人的瞬間,記錄下感人的一刻;可以探尋和說明事物背後的科學原理;可以神思飛躍,思接千載,縱情歌頌;也可以發表高見,一吐為快。總之,要經常放眼於社會,敢於書寫新生活,善於表達新見解。
下麵,讓我們跟著一個個熱心的作者,去感受火熱的生活,去追隨前進的時代吧。
有道是“科教興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一個飛速發展的現代化社會裏,誰也離不開科學、教育。
文化藝術是一個寬廣的領域,舉凡文學、哲學、繪畫、書法、音樂、雕塑、建築、舞蹈、戲曲、影視都涵蓋其中。“人不是隻靠吃米活著”,人更需要文化的熏陶、藝術的濡染,它們是生活的鹽。有它,生活就多滋多味;無它,生活就清淡寡味。
如果把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比做一條波光粼粼的河流,那些各領風騷的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教育家……無疑是這條河流激起的美麗浪花,他們不僅影響著當世,也澤被後人。所以,遇到“科教?文化”類作文題目的時候,我們要善於聚焦那些科學、教育、文化名人,以他們的經曆為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以解讀他們的心靈來抒發情懷。
思考者是美麗的。不妨對科學、教育、文化現象或作品進行深入思考,發表己見,作文會因思想性而超越同類。
來吧,讓我們放眼世界,穿越時空,去領略科教和文化的無窮魅力吧。
第五章
哲理?思辨
你知道什麼是哲理嗎?你願意得到哲理的啟示嗎?
人們常常這麼說,哲理是智慧的火花。而哲學修養也是一個人人文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讀些富含哲理的文章,不失為一種啟迪心智、健全人格、增長見識的好途徑。這也是劉墉、林夕、畢淑敏等作家的哲理美文風靡的原因。
哲理源自我們對生活(包括間接生活)的深層次、多側麵的辯證思維,決不能憑空想象。所以,我們提煉哲理,就要注意挖掘生活的內涵。
思辨是獲得哲理的最佳途徑,而哲理又常常作為文章的主旨統領全文。主旨越明確,哲理越單一,文章越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們確立哲理,就要講究目標的單一。
中心必須靠材料支撐,因此,在使用材料說明哲理時,一定要準確把握材料的“重心”,在材料和哲理二者之間的結合點、溝通點上恰當用墨,使材料蘊含的力量能全部通往哲理。一句話,用哲理統領材料,哲理才會放射出應有的光芒。
中學生正處在滿懷興趣探求人生真諦的階段,追求哲思、親近哲理是花季少年的共同特征。親愛的讀者,讓我們打開思辨之門,去感受哲理的五彩斑斕吧。
自然?想象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天堂。自然萬物看似渺小,卻是魅力非凡。如果你曾見過大海的萬丈狂瀾或滔天巨浪,你會明白什麼叫生命;如果你曾見過高山的峰壑爭秀或巍巍雄姿,你會懂得什麼叫頑強。靜心走過自然,聽聽水是怎樣流成一種智慧,看看山是怎樣站成一種尊嚴,你會發現,與自然交流不僅可以放鬆心緒,更可以淨化靈魂。
乘一艘想象的輪船,你就能在曆史的長河裏望見朵朵浪花、片片白帆、皎皎明月;插一雙想象的翅膀,你就能飛向未來的天空,一睹科技的絢麗彩虹,一覽文明的奇異峰巒。有人說,想象,好似照亮曆史的燈塔,又像開啟未來大門的金鑰匙。因為它能貫通千秋萬代,提高思維質量,激勵人類奮鬥,促進社會發展。
在“自然?想象”這一章裏,你會看到,在作者神奇的筆下,自然中蘊涵著哲理,景物中融彙感情;你會看到,作者時而在時空轉換中追憶想象,時而在故事新編中驅遣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