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田在鯽魚嶺村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勞動。因為我們這裏是大山區,對於崇山峻嶺當中的梯田,是沒辦法使用大型的農業機械的,這裏的耕種還是使用延續了數千年的最原始的刀耕火種方式。
對於犁田這門技術,縱觀整個集於嶺村,也是沒有幾個年輕人能融會貫通,以此謀生。因為這項工作看起來簡單,實則很累。這種累活,而且還不怎麼掙錢,所以很多人都是比較嫌棄的這又髒又累的活兒。特別是年輕一點的村民,根本就不去學這種技術,以至於這種技術幾乎快要失傳了。
對於犁田,我是主動去學習的,我學習犁田的技術的時間很早,大約在我讀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
犁田是我小時候的愛好之一。說來話長,現在為節約讀者的時間和我的筆墨紙硯,我就長話短說,簡單敘述一下。
我為什麼要去學犁田?這主要還是在我小時候的興趣愛好之一。當我看見我爺爺在水田裏犁田的時候,風馳電掣,水花四濺,我感覺我爺爺就像凱旋的大將軍,威風凜凜。於是我央求我爺爺教我這門技術。我爺爺很高興,因為這門技術有傳承人了。
我興致勃勃的跟著我爺爺學犁田這門技術,當時我並不是把它用來做為我長大後謀生的手段。
小時候的我也並沒有意識到犁田是一門謀生的手段,也沒有想到過犁田會是我一輩子謀生的手段。我學犁田,僅僅隻是我當初覺得犁田英姿颯爽、威風凜凜,征戰沙場的感覺。
我學犁田的時候有很多鄉親們嬉笑著圍觀,他們都說怎麼一個女孩子學犁田呀?(犁田是很辛苦的,鯽魚嶺村一帶,幾乎沒有女孩子學犁田)女孩子犁田,真是打破舊觀念的新時代女性!真是巾幗不讓須眉!說的我當時還好一陣開心。
我是做夢也想不到我長大以後會是當農民的。盡管我出身農民世家、穀香門地,我出生即是人生巔峰(也有的人形容是人生癲瘋,但我不這麼認為,武俠小說當中的有很多武林高手也是了卻君王天下事之後歸隱山林,我等於少走了他們一輩子的彎路),我不奮鬥也可以坐享其成當農民,。這並不是我嫌棄當農民這項工作,而是從小就激情澎湃的我最開始的初哀是因為想體驗一下“衝鋒陷陣”的感覺,因為站在蒲滾上,在田裏,來回馳騁,水花四濺,就像駕著戰車殺入敵陣。我是尚武的,我有數不盡的英雄夢。我其中最大的夢想就是我一身戎裝,征戰沙場,報效祖國,至死方休!我從小就希望自己能夠像三國時的德才兼備的五虎上將趙雲那樣,有截江奪幼主的細致,又有敵百萬曹軍也要護幼主那樣的勇敢和力量,更有趙雲那樣的忠心,報效朝廷從無二心,成為忠誠之典範。我也希望能夠像百騎劫曹營的甘寧那麼勇敢。當然,對運籌帷幄,能征善戰,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我再怎麼狂妄自大,也還是認為諸葛亮是神,我沒有他那麼有文化和天賦的。我從小夢想著為國征戰衝鋒陷陣一馬當先,以蕩平天下壞人為己任,以祖國統一為己任。我的家國情懷是從小刻在骨子裏麵的。我認為我的一生不應該是平平淡淡和諧生活,我希望我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崢嶸歲月。小時候當我知道祖國還沒有統一的時候,我就熱血沸騰,恨不得殺入戰場。我想起抗日名將吉鴻昌將軍的一首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所以從小我就認為,我就是為了報效祖國而生的!我就是為了抗日而生的!我就是為了祖國的統一而生的!
可以這麼說,當農民是我從來沒有想到過的事情,我也不認為我長大以後是當農民,我認為我長大以後是一個軍人,是要為國征戰的。
當犁田成為我一種謀生掙錢養家糊口的手段的時候,我才知道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農民的生活有多艱難!我要怎麼精打細算,幾乎用完我全部的數學知識,這樣才能真的碎銀幾兩,也才能賺的盆滿缽滿,褲子口袋裏全是錢,一張又一張和鈔票,要數很久才能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