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沒有回青州。
朝廷和江南義軍即將開戰,對紅巾軍既是危機,也是機遇,王宇必須親自坐鎮明州,根據戰爭節奏,隨時做出戰略調整。
王宇讓海軍接來了紅巾軍幾乎所有的高層,還要求把自己的警衛旅全都接到明州。
明州現在有兩個陸戰師,是張大山的二師和一個新兵師整編而成,另外還駐紮了兩個海軍師,也是老兵和新兵混編而成。
即便如此,王宇還是覺得火力不足。
誰知道戰火會不會燒到明州,一旦有人想打明州的主意,兵力不足可能要吃虧。
除了警衛旅,王宇還準備從齊魯半島再調三個師。
隻不過,海軍運力有限,一下子運不過來。
王宇不準備當縮頭烏龜,打算伺機而動,看看能不能在朝廷和江南義軍的戰爭中,得一回漁翁之利。
江南的根據地隻有一個明州,戰略縱深實在太小,王宇準備找機會擴大地盤,如果能把蘇杭也納進來,那就完美了!
一眾軍官速度很快,收到通知立馬就動身,不到半個月,幾乎所有師團級以上的幹部就全都聚集到了明州城!
當然,每個師,每個團,至少要留一個副職看家,萬一被人掏了老窩就惡心了。
“二哥,好久不見,甚是想念啊!”
“二哥,張大山在江南呆了這麼久,該讓我們和他換防了吧?”
“二哥,這次把我們師調到江南來,是不是就不用回去了?”
“二哥……”
長時間不見王宇,一眾小子心裏是真的想念,絕對不是拍馬屁。
誰不知道,隻有跟在二哥身邊,才能學知識。
大家的本事都是跟著二哥學的,這要是長時間不見二哥,還學個毛啊,時間一長,非被別人超越了不可!
剛開始,很多人還對柳樹這個海軍司令不以為然,認為以後必定邊緣化,很難經常見到王宇。
現在才知道,海軍到底有多吃香,柳樹這小子成天跟在二哥身邊,能學多少東西啊!
王宇沒有急著開會,先讓大家休息一天再說。
朝廷的效率非常感人,紅巾軍的師團長已經到了,朝廷的大軍還在集結中。
隨著時間推移,朝廷那邊傳出來的消息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詳細。
朝廷這次出兵,一共十五萬。
其中,西軍十萬,禁軍五萬。
另外,還征發了三十萬民夫,負責運送軍需物資。
這就是冷兵器時代的無奈之處,隻要遠征,後勤人員往往比真正的戰兵還多,而且還是多得多。
別的消耗暫且不提,光是這三十萬民夫,以及運輸軍資的牲畜,一路上所需的糧草就是個天文數字!
這麼多的民夫,自然不可能在同一個地方征發。
從山陝到洛陽,從鄭州到汴京,一路上幾乎所有的州縣都有任務。
本來這些地區就在鬧旱災,老百姓就已經活不下去了,再大量征發徭役,簡直是要了親命!
官府的公告一出,百姓紛紛逃亡,而且是大規模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