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童貫撤軍,隻不過是王宇的一個說法,其實現在還不到逼朝廷大軍北歸的時候。
經過在泉州的紅巾軍高層一番商議,最終王宇采納了劉衝的建議,假冒摩尼教,跑到童貫軍隊控製的地盤打遊擊。
和之前的策略一樣,避開官軍的大部隊,騷擾他們的後勤。
不過,和之前的小打小鬧不同,遊擊隊的數量整整是之前的十倍。
時而分散,時而聚集,根據官軍看管後勤的部隊多寡,出動相應的人數。
紅巾軍遊擊隊的目標隻有一個,既不能讓童貫現在就撤軍,還要讓他知道痛,提前把搜刮的財貨運走。
摩尼教沒有清剿幹淨,而且人數似乎還很多,童貫就不好直接撤軍。
可是,後勤又一直受到襲擊,除非用大量的軍隊看守,不然損失巨大。
用大量軍隊看守物資,就沒辦法剿滅分散在各地的“摩尼教”餘孽。
不剿滅摩尼教殘匪,童貫就不好向朝廷交代。
紅巾軍這一招,等於是打中了童貫的七寸,讓他進退維穀,左右為難!
為了應對“摩尼教”的惡心戰術,童貫一方的高層會議也沒少開。
經過多番爭吵,既得利益者總算是達成共識,大軍留下來繼續剿匪,先把大家搜刮的好處運回去。
從各種情報綜合分析,王宇敏銳地意識到,童貫很可能要往回送財貨了。
果然,數天後,消息傳來:
官軍一分為二,大約有一支三萬人的軍隊,從仙峽關離開了閩地,帶著十數萬民夫,趕著大批的車輛,一路向北去了!
“好,太好了!”
收到消息的時候,王宇正在汀州一帶親自指揮戰鬥。
紅巾軍派了那麼多遊擊隊,王宇實在不放心。
盡管有望遠鏡這種利器,還有良好的群眾基礎,王宇還是擔心得吃不下,睡不著。
沒辦法,說是遊擊隊,其實就是紅巾軍的整整一個師。
一萬紅巾軍將士,分散在閩西和閩北這麼大的地盤上打遊擊,不親自盯著,王宇心裏實在沒底。
“傳令各部,盡快收縮活動範圍,謹防官軍反撲!”
“是!”
財貨運走之後,解放出了大批的官軍。
之前吃了那麼多虧,現在騰出手來,童貫肯定要瘋狂報複。
搜刮的財貨已經運走,既得利益者滿腦子都是如何回去封妻蔭子,而不是繼續呆在被他們禍禍得亂七八糟的閩地吃苦。
王宇的判斷果然沒錯,童貫真地展開了瘋狂報複。
那些和紅巾軍關係不錯的村莊還好,有紅巾軍遊擊隊提前通知,再加上將士們地幫助,完全可以在官軍到來之前進山躲避。
那些抵觸紅巾軍,拒絕給紅巾軍幫助的村莊就倒黴了。
因為相對比較封閉,閩地的宗族勢力是很強的。
有些族長比較開明,容易接受紅巾軍的理論。
有些族長非常頑固,根本就不搭理紅巾軍那一套。
什麼天下窮人是一家,推翻壓在頭上的大山之類,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你們愛怎麼折騰怎麼折騰,千萬別來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