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產活動中的浪費,直接拉高了企業運營成本,吞噬了企業寶貴的利潤空間。因而,企業開展節約活動是十分必要的。
一、節約的定義
節約是指消除生產現場的各種浪費,合理利用時間、空間、各種資源,使資源配置發揮最大功效的過程。
1.節約的目的
降低生產成本。
贏得客戶信任。
提高企業競爭力。
2.節約的作用
提高企業和員工個體的績效。
獲得持續改善的動力,是企業不斷精益求精。
提高團隊、員工的素養水平,進而反哺企業。
二、節約的對象
在生產過程中,常見的浪費有六大類,也是節約的主要對象。六大浪費指時間的浪費、空間的浪費、原料與產品的浪費、設備與工具的浪費、人力浪費、能源資源的浪費等。
三、節約活動的方法
前文我們介紹了生產企業常見的六大浪費,接下來我們闡述如何消除和預防這些浪費。
四、節約的標準
五、節約的注意點
長期的谘詢實踐中,發現,企業成功開展節約活動要把握好三個方麵,即鼓勵小改善、短期強化、長期激勵。具體體現為以下三點。
1.重視小的改善
關注小的改善,能夠讓員工從本職工作出發,深入實際分析問題,經過長期的積累就會形成大的成果。如果過於關注大的、宏大的改善,員工則可能會偏離本職工作,養成好高騖遠的習慣,這是節約管理的大忌。
2.開展節約周活動
定期\\\/不定期開展節約周活動,以強化員工節約意識,避免其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淡化。節約周活動由各部門自行負責。以生產部門為例,車間下發節約周活動時間、內容、要求,各班組積極響應。活動結束後,又車間負責評比、嘉獎。
3.建立節約激勵機製
為了保證節約活動能夠長期貫徹下去,也為了尊重和激勵員工的工作成果。企業應建立節約激勵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