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7S評比準備(1 / 1)

7S評比是繼續有效推行7S的最好方式。員工的努力和工作成果得到了認同;更重要的是通過評比,督促人們不斷學習、總結,使得對7S的理解更加透徹,執行更加深入本質。

7S評比之前應做好評比的相關準備工作,以保證評比活動能夠按計劃、順利進行。

一、編製7S檢查表

7S活動檢查表是7S活動執行情況或結的檢查的工具。編製7S檢查表時應先合理劃分7S檢查區域;然後根據各區域7S檢查的實況,確定檢查項目;最後,根據檢查項目,設定衡量標準和分值。

1.辦公室7S活動檢查表

2.生產部7S活動檢查表

3.倉庫7S活動檢查表

二、確定7S評分規則

7S評比過程中,由於各部門、單位之間在區域麵積、員工人數、教育程度等方麵存在著差異,容易造成檢查結果的不公平。因此,需要確定平衡係數來保證評比的準確性和公正性。平衡係數的調整方法公式如下:

實際評比分數=“7S檢查表”所得分數×加權係數

其中,確定各項加權係數的基本方法為,設定基準參數0.90~1.10之間,設定加權係數Kn,運用比較法確定相應子係數。

K1——整理整頓困難度係數

考慮的關鍵因素包括責任區域的麵積大小、物品重量及使用頻率、機器設備的新舊程度、整理整頓及維持工作的難易度等。

K2——清掃責任區麵積係數

清掃責任區域麵積係數。麵積比率計算公式為:

麵積比率=部門責任區麵積\\\/全廠總麵積

清潔人數係數。人數比率計算公式為:

人數比率=部門員工人數\\\/全廠員工總人數

教育程度係數。教育年限相同的人數比率計算公式為:

教育年限相同的人數比率=教育年限相同的人數\\\/全廠員工總人數

三、製定7S獎懲辦法

實施7S活動績效評審還需製定相應的獎勵與懲罰製度,以保證7S績效評審的合法性、權威性以及公平性7S活動獎懲製度。

四、做好7S檢查準備

7S評比開始前準備7S檢查表、評分夾、評比規則、評分記錄表及檢查人員袖章等。同時應明確問題點判定方式,通常采用少數服從多數原則。

1.考評人員及時間安排

7S推行委員會根據各區域7S考評的實際情況,負責安排各區域的考評人員、人數,編製考評時間及人員安排表。

在安排7S考評人員和時間的過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項:

考評人員應由7S推行委員會和7S推行小組的成員共同組成,各考評小組必須選定一名負責人;

考評人員的安排應遵循回避原則,即考評人員不能參與本部門、班組的考評工作,以求公正;

安排考評時間前應先與考評人員(特別是高層成員)及各部門、班組責任人進行溝通,以確保考評工作在不影響正常的生產運作的情況下開展。

2.準備考評工具

7S推行委員會應準備的考評工具包括考評過程中使用的各種表單和文件夾、筆、檢查袖章、臂章等。

為方便檢查,可將各責任區域劃分情況和係數表粘貼在評分夾上;同時,將檢查袖章別在衣袖上。

3.召開考評前會議

7S考評前會議由7S推行委員會辦公室秘書召開,參會者為7S全體考評人員,會議應簡短,其內容主要是向考評人員說明7S考評的規則、要求、注意事項、路線,以及考評的責任分工。做好上述準備工作後,即可開展7S考評工作。

7S考評前的準備工作是極為必要的,它為7S考評工作的正常開展做好了鋪墊,避免因準備工作不足而在考評過程中造成胡亂或失誤的現象,影響考評結果的有效性、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