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在曆史上開創了大魏王朝的魏文帝曹丕,還沒有真正出現在曆史之上,就此落幕。
當真令人不勝噓噓。
...........
對於這裏發生的事情,曹宇自然不知道。
此時的他正在全盤接收著益州的的底盤。
他並沒有在路上伏擊曹操。
也沒有圍點打援伏擊曹仁。
更沒有帶兵,窮追不舍,對曹操趕盡殺絕。
甚至還清理了一路上的路障。
讓他安然的撤出益州。
他這麼做,自然是有自己的目的。
所謂窮寇莫追。
如果真的把曹操逼上了絕路,到時候少不了又是困獸之鬥。
那時必將對他的軍隊帶來巨大的損失。
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像這樣不會吹飛之力的,就全盤接收曹操的地盤。
又何樂而不為?
甚至可以說這次進入益州。
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之中。
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在益州跟曹操開戰。
他的目的就是要把曹操逼到江東去。
因為他知道曹操不是一個蠢人。
他現在唯一的機會,就是放棄益州,選擇駐守江東。
才有一線生機。
除非他選擇投靠自己。
但以曹操的性格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曹操,再怎麼說也是自己的父親。
他手下的那些人早晚也會是自己的人。
不過是一個過渡而已。
他自然不可能對著自己手下的人,窮追猛打。
甚至帶兵進入益州,也隻是虛張聲勢而已。
目的就是
為了逼曹操離開。
因為他知道,隻要孫權跟劉備不蠢就絕對不可能放棄江東去跟曹操一起駐守益州。
畢竟比起益州。
江東無論是生產力,也或者說是地理優勢,也或者說是退路。
天時地利人和都永遠要在益州之上。
這二人自然不可能傻了吧唧的放棄自己的地盤去幫助曹操守益州。
至於分兵,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他就等著孫權和劉備分兵。
到時候荊州駐守的30萬大軍可以輕而易舉的拿下江東。
很顯然對方並沒有中計。
他也並不意外。
如果對方真的這樣做了,那他倒是要對這二人低看一眼了。
而沒有了援兵的曹操。
這是他唯一能夠做出的選擇。
自然不可能對他動手了。
因為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兵法的正確用法。
所謂上兵伐謀。
不外如是。
打,無論是打多打少。
都將會消耗大量的錢財。
畢竟士兵死了需要撫恤金。
打仗需要糧草,需要軍費。
如果能不打自然是最好。
之前之所以都外麵放出,說自己帶50萬大軍親自前往益州。
準備拿下益州,也不過是對外麵做的虛張聲勢。
目的就是為了消息傳到曹操的手上。
讓他自己不戰而屈人之兵。
很顯然這個政策非常的完美。
雖然如此一來。
江東必將是固若金湯。
有著曹操劉備和孫權三方勢力的助手。
接近70萬大軍。
就算是以自己的實力想要拿下江東,短時間之內也不可能做到。
但是
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