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造用關懷的眼神看著眼前的一切。

目光依次的在眼前的這些個老人們,他們的身上劃過。

毫無疑問,這是個讓人覺得很悲劇,也會讓人覺得,很遺憾的現象。

因為眼前的這些個老人們,歲數都很大了,在這個歲數,本該是真正的頤養天年。

要知道這個社會上,盡管販賣了無數的保險業務,養老業務,但其實真正能活到老的人還是不太多的。

否則的話,保險業早就賠死了!

既然這些都是幸運兒,得到了蒼天的眷顧,那為何不好好的享受生活?

老人們現在,本不願意回答這種問題。

甚至要是平常時,誰要敢這麼詢問的話,還會被他們認為是在找茬。

畢竟誰要是生活比較好,比較是順利,不會去享受享受生活?這個還用問嗎?

可是眼前的這些個老人們,因為之前出了氣。

並且幾乎集體對的段造,存在很大的好感。

因此縱然在個小子,現在這樣的去詢問,他們也都沒啥好生氣。

並且看著好像還挺能理解,這個小子,為何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你這個小夥子,一看就是生活條件很好,養尊處優的富二代!”

“你知道社會上有多少窮人嘛?物質條件,物質享受?我們這一代人,兢兢業業,存款能有多少?還要管兒女!”

“每個月的那點退休金,養孫子孫女都不夠,我們還能怎樣?”

很多個老人們,現在都是用遺憾的態度去抱怨。

有些人提起了孫子孫女來時,會短暫的浮現出,少許的幸福之感來。

可是漸漸的,眾人也就是浮現出。深深的複雜的情感。

顯然。

他們都是來自於傳統的農業社會,在成長過程中,趕上了時代大潮。

被迫的從那個人情社會,過渡到了,一個工業化的社會和時代。

雖然享受的一切的福利待遇,全部都屬於工業社會,但養兒防老的這種農業社會的傳統和觀點,還是根深蒂固的。

畢竟他們就是和他們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並且承擔了贍養義務的。

他們也很在內心的深處,很希望自己也獲得這樣的待遇。

可生活的辛酸苦辣,現實的曲折和無奈,使得無數的人都是沒有資格,也是沒有條件,去享受這一切。

畢竟在這個充滿著消費和資本主導的市場和社會氛圍中,追求傳統意義上的信仰和美德。

或許已經成為,古老的傳說和神話。

而那些個享受和窮奢極欲,應該說,在虛榮心的刺激和需求下。

占據了很多年輕人的心扉。

讓他們為了攀比心理,去買名牌、給孩子上好的學校,創造最好的生活條件,這些他們就算是敲骨吸髓也是願意。

但要提起如何的讓家人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更好的精神麵貌,如何的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和道德品質。

如何在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上,通過勞動和自律,去實現更多的人生抱負和價值等等。

這些個很環保、

很健康,也很充滿著陽光的品質時,恐怕會被人翻白眼,甚至給當成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