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鹹一條魚:我也知道!楊玉環!】
【慕顏:安祿山!史思明!】
【眠北:李林甫!楊國忠!】
【流光易碎:陳玄禮!李隆基!】
【秦始皇的寶貝、好鹹一條魚、慕言、眠北、流光易碎:唉~[貓貓垂頭歎氣.jpg]】
(唉x30)
這樣的情況是誰都沒有想到的, 突然出現的事件和名字,最後都化為一聲聲歎氣。
雖然沒有聽見聲音, 但看著文字腦海裏都能浮現出相應的場麵。而且, 在莫名間,觀看神跡的人都能夠感受到其蔓延的低落情緒。仿佛這件事帶給她們很深刻的印象,以至於過去多年都無法忘懷。
一時之間, 他們不由得把目光移到跟著神跡提到名字後同時寫下的內容。
不用去思索, 在唐玄宗前期的諸人就得出結論:估計安史之亂就是安祿山與史思明引發的禍事。
但新的問題又縈繞在眾人心底:既然禍亂是由那兩人開始,其他被提到的人名又與他們有什麼關係呢?
尤其, 他們可以辨認出“楊玉環”是女性名字。
而一般在禍亂會出現名字的也就隻有那些影響江山社稷的人。
是不是安史之亂與對方有些關係呢?
隻是, 有些人並不覺得如此。他們緊盯著神跡, 希望能夠給出相應的解釋。
也有的人感到非常的迷惑, 神跡提到的人裏有幾個是他不認識的。這個人呢, 就是李隆基。
他擰著眉, 望著
神跡投影,良久看向殿內的諸大臣:“爾等可認識楊國忠、楊玉環二人?還有安祿山、史思明二人?”
大臣們自是不識,畢竟有些人不是沒有出生, 便是不在大唐長安, 因而紛紛說道:“臣等未曾聽說。”
這答案對李隆基來說既是好消息又是壞消息, 不過也讓他內心多少安心下來。
隻是, 很快的, 他發現自己似乎放心的太早了。
【秦始皇的寶貝:我現在真是響起安史之亂, 就希望李隆基能夠早點死, 甚至都想如果能夠拚多多砍一刀,你一刀我一刀一起在李隆基這裏砍上20歲把壽命轉移在政哥身上。】
【等一場空。:如果有這樣的團購,我也想拚一單, 給二鳳寄過去。我的二鳳啊!明明都是姓李的, 二鳳就做的挺好的,怎麼李隆基越做越拉胯呢?我覺得後期的李隆基根本就不能叫李隆基,請把他開除吧,畢竟被奪舍了的李隆基和前麵的李隆基完全不是同一個人了。】
明顯的對比和拉踩讓李隆基的心情非常不暢,什麼叫被奪舍了?什麼叫太宗皇帝做的挺好,他晚期有那麼拉胯嗎?竟然還想要把他的壽命分給秦始皇跟太宗。
這神跡未免太不講理了吧!?李隆基隻覺得心中的怒氣無法控製,憑什麼那麼說呢?
——
在他憤怒的時候,被神跡提到的當事人之一李世民也不由得微皺眉頭,“這個後代他到底做了
什麼怨天尤人的事呢?”
即使他很高興天幕裏對他的誇讚,可是更讓他想要知道的是李隆基的狀況。
不知道為什麼,隨著神跡越說,他的心中就越湧起一股不安的感覺。
好像是有很糟糕的事,總不能是像隋煬帝楊廣那般吧!?
越想,李世民越深呼吸口氣,告訴自己,可能是他想多了。
誰料,神跡告訴他,有些東西就是越不想就會越出現。
【秦始皇的寶貝:也沒辦法,誰叫因為這個從此唐朝就迎來了“國都六陷、天子九逃”的局麵呢?盛唐就那樣化為了泡影,一手開創的開元盛世,又一手毀滅了的他。所以,讓他早點死,他也是願意的吧!(微笑.jpg)】
【淺巷墨璃:也可能不會願意吧!要不然怎麼會發生賜死玉環的事情呢?提起這個,我就生氣,似乎古今往來,女性就是過錯的一方。什麼玉環是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是她蠱惑了唐玄宗,讓唐玄宗沒辦法專心政事。要不是她,怎麼可能會發生安史之亂?啊呸,說這種話的人怎麼就不去死一死啊!】
“將女子作為禍亂之因有些太過了。”李世民雙手緊握椅子邊緣讓自己平複氣息,指著楊玉環的問題說道。但心裏麵還是對於前麵所說的“國都六陷,天子九逃”這種事情耿耿於懷。
他原本以為隻是小的戰亂,結果居然到了如此危險的地步。果然,到底有昏庸啊!身為天子
,將百姓都丟下逃跑,到底還有沒有臉麵啊!他真沒有想到,他李唐江山的後人中竟然也有如此無恥之徒!
【虛燭沉酒:可能在他們的心裏,女人就該承擔一切錯誤,明明玉環是他自己從兒子李琩那裏搶來的,人家本來跟壽王恩恩愛愛的,和和美美的,結果他因為聽說玉環長得漂亮,直接叫進宮裏,然後封為貴妃。他有沒有想過他兒子的感受呢?有沒有想過玉環的感受呢?有沒有想過他孫子們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