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個鬼:確實, 沒有人阻止的宋真宗可以說完全放開了自我,直接將天書的事情昭告天下, 同時又做了其他的準備, 比如切切實實的三次請求封禪的戲碼。】
【一點愁:真的感覺什麼都脫離不了三次定律,雖然這樣做是為了表示行為更加合理,但這些人也真不怕拒絕以後就真沒了嗎?】
一些人看著這樣的內容唇角不禁泛起苦澀, 畢竟都是聰明人, 誰又如何看不出來對方是真的推辭還是假的推辭。
不過,這想法出現後他們的腦海裏也不禁浮現出昨日提到的司馬懿與曹爽之間的事情, 突然覺得此行為還真的有些說不準。
如果是遇到臉皮厚的人, 或者是聽不懂話的人, 還真的有可能發生。
隻是很快的, 他們又想到皇帝若是遇到那樣的大臣, 估計情況也不太好。輕則大臣被皇帝饒命, 重則被遷怒。
當然,也有可能是皇帝自己氣悶,想要處置對方又覺得處置了以後顯得自己過於心胸狹窄, 隻能憋屈自己放過對方。
但這樣的皇帝顯然是沒有那麼多, 甚至可以說不同的皇帝都有屬於自己的脾氣, 且引發出來的結果也會不同。
所以, 在麵對皇帝可能提出來的要求時, 就得注意應對。尤其這一定時候身為臣子得要能讀懂皇帝的意思, 要不然會跟塊木頭沒有什麼區別。而如此的行跡也
需要注意, 否則容易發展出不好的一麵。
想著相應的情景,一些人深呼吸了口氣,打起精神。
【如是不歸:@一點愁, 你想的這種狀況不太可能發生在宋真宗的身上, 畢竟搞這出戲碼就是為了讓自己封禪的事變得名正言順。更重要的是,三次請求封禪的事件是他安排的,就算是坑別人,他也不可能坑自己,讓封禪的事情沒有辦法順利進行。】
【鳳棲梧:也確實如此,就說他搞得那三樣,不管是“山東兗州那邊一千多人聯名寫帖子給宋真宗,讓他封禪泰山”,還是“以兗州為主,加上山東其他地方將近千名進士聯名寫請願貼給宋真宗讓他封禪”,亦或者是“由宰相王旦率領文武百官、地方百官以及道士啊和尚啊,和其他三流九教中的人,讓宋真宗封禪。”的行為,真的是表現出全國各地的人都希望他能夠去泰山封禪,如果他不去泰山封禪,就是他不尊重民意。最後,宋真宗就在這樣的“民意”中去往泰山封禪,在結束後又經過了三番五次的“邀請”去了山西汾陰,祭拜後土女媧廟。】
【大橘喵喵喵叫:真的是感覺宋真宗是吃到了甜頭,所以就搞來搞去,搞來搞去。就像是為了去祭拜後土女媧廟,要求陝西、山西的士兵到汾陰修築道路,設置傳遞公文的機構,等祭拜完了以後,他又增修宮殿,接著開始各種各樣的行
為,簡直是眼花繚亂。】
趙匡胤看到這裏不想說話了,雖然他也對前麵所提到的三次定律有些尷尬,但那種尷尬很快的就消失不見,全然被其他的東西給代替,比如此刻看到的內容。
搞那麼大的陣仗就去封禪,就不能把那錢財用在別的地方上麵嗎?
至於說是治病的事情,趙匡胤更不知道說什麼了。
其他朝代的皇帝也對於此事感覺到無語,雖然表麵上看不出來什麼,但那裏麵的操作完全是可以感受到其費心費力、勞民傷財的狀況。
而且,還不止泰山封禪,又去祭拜後土女媧廟,這又得消耗多少?
反正李世民看的十分的心疼還有點心癢,隻是也清楚泰山封禪的事有多麻煩,尤其現在神跡內提到宋真宗泰山封禪的事,莫名覺得他沒有封禪也是不錯的。
要不然提起宋真宗的時候,又要來提他。盡管泰山封禪好事是好事,可是沾上不入流的人也不是那麼美妙的了。
懷有著這般想法的他瞥向身側注視著他的長孫無忌、魏征等人,又撇撇嘴將視線移回神跡。
別以為他看不出來魏征是什麼想法,雖然沒有明著說,但瞧他那神態一猜就是個準。
他這麼明顯的舉止自然是被魏征等人給看到了,對此幾人也沒說什麼。
至於陛下會不會再心動去泰山封禪的事情,此事出來以後估計就不會存在了。
哪怕心頭還是會湧起,但隻要提出來宋真宗的事估
計也不會去了。
腦海裏閃過這些思緒的魏征等人,也將視線移回神跡投影。
【屑環O50:我記得看過的一些記載說是宋真宗搞這些是為了鎮壓戎狄,因為北狄和西戎那邊比較信鬼神,這樣可以打消他們的顧慮。不過,不管他是不是這個意思,但是在搞完泰山封禪以後繼續搞這個道教神鬼之事,還長達十五年的時間,著實是有些著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