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也有的人認為隻要能夠獲得皇位, 不管犧牲什麼都在所不惜。皇位隻有一個,女人卻是可以有很多個。雖然他也不想要做出如此的選擇, 但是為彼此可以有個穩定的未來, 相信誰都知道會做出何種選擇。

不過,作為當事人的朱溫對於神跡出現的內容感到迷惑,和他一同迷惑的還有葛從周、劉鄩、王彥章、朱珍等人, 他們懷疑是不是看錯了。神跡內說的真是他們認識的那個人嗎?

一時之間, 他們不由得將視線移到了朱溫身邊的張慧張夫人的身上。

張慧自然是有感受到眾人的視線,也有感受到朱溫的情緒變化, 似乎是對著神跡內提到的內容感到不滿。

這份不滿究竟是來源於神跡內所提到的前篇內容還是後篇內容, 或許說不清, 但可以說明的是, 神跡的內容影響還是挺大的。

為此, 張慧讓朱溫還是冷靜點, 也許神跡內容有其他的轉折。

也不知道是這樣的說法應驗,還是別的因素,神跡內真的出現了相應的文字。

【觀湛水:說起來, 我倒是有看見過不一樣的內容。比方說, 《舊五代史》裏麵沒有朱溫晚年扒灰、荒淫的記錄。裏麵隻記載了他那時候猜忌心嚴重, 誅殺功臣將領, 經常把前線的失利, 怪罪於臣子。而前麵姐妹提到的扒灰和逆子弑父之事則是《新五代史》裏麵出現的, 之後《資

治通鑒》裏麵采取了這個說法。】

【瓏夏:照這麼說, 確實是讓人有點頭禿,畢竟《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都可以算是正史,且新的要比舊的晚幾十年, 到底是有人害怕沒有命就沒有把那什麼扒灰之事記載上去, 還是根本不存在,突然有點不好說了。】

【雩風:確實是有點不好搞,我記得《五代會要》裏麵有提過說是張皇後死亡後朱溫有三年不好色的記錄,如果沒有記錯,這個也是正史。但是《新五代史》中又有寫,朱溫在張皇後死亡後就邀兒媳婦進宮,前後有些矛盾啊!至於提到過的其他兒媳婦也進來,但《新五代史》裏麵提到過的是隻有“王氏、張氏專房侍疾”】

【伽藍:頭禿,感覺自己要長腦子了。所以,朱溫到底有沒有扒灰啊!?】

有些人覺得自己也糊塗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朱溫到底是有沒有幹那種事情呢?

既然都是史書,怎麼有的記載有的沒有記載呢?!

想來想去,有些人實在想不通。卻也有些人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朱溫扒灰這件事到底是從哪裏流傳出來的呢?!

本就沒有聽說過這種事情的人不由得好奇起來,但有些人卻不怎麼在意,心裏麵湧現出來多數是失望。似乎是想通了什麼,又似乎是沒有理解什麼。

相比之下,作為當事人的朱溫還有他身邊的那些人則是鬆了口氣,但很快的又憤怒

起來。其中,以朱溫為甚,寫《新五代史》的人到底是誰?!這種亂七八糟編造的行為未免也太過了點。

想來想去,著實是讓人不爽。

原以為可以從神跡內獲得到些許有用的信息,沒想到居然會看到這種不知道該說什麼的內容。

深呼吸口氣,朱溫在張慧的安撫下平靜心情,把視線重新凝聚在了神跡上麵。

【未央:感覺《五代史》也好混亂啊!尤其是在搜遍所有可能出現五代史的書裏麵,發現朱溫扒灰最早是出現在《續通曆》裏麵,然後被收錄在《新五代史》和《資治通鑒》中,真的頭禿啊!不過,從朱溫的最後一年行動裏麵好像是看不出來他像野史裏麵那樣子荒淫。

被殺前的三個月,朱溫疾病纏身,但還是禦駕親征。被殺前一個月,朱溫病重返回到洛陽,待病情加重,下令全國減刑減徭役,嚴禁胡亂捕人胡亂殺人。等到了被殺前半個月,依舊念念不忘消滅宿敵李存瑁。被殺前一天,朱溫讓人將朱友珪調出任萊州刺史。沒想到,就因為這樣的宣旨,使得朱友珪生出了反叛之心,第二天就賜死了。

倒是殘忍的一麵《舊五代史》裏麵記載的很清楚,說是朱溫為了完全控製河朔三鎮那邊,一邊嫁女兒,一邊勾結節度使,殘酷屠殺了快要上萬人,不管是婦女還是小孩都不放過。晚年的時候猜忌嚴重,怪他們殺敵不利,所以就殺了

他們。】

【吃貨鹹魚少女:感覺真的是頭大啊!這種史書太過混亂,正史野史混合在一起,誰也沒辦法說出到底是咋回事了,朱溫這個我也被搞的有點不知道啥情況了。感覺在我的印象裏,朱溫代表的好像就是獸性大發,將兒媳婦都給這樣那樣了,還逼著兒子進獻兒媳婦。】

【缺席的貓:還是進行下個人吧!朱溫到底啥情況,感覺一不小心就給搞錯了。】

搞沒搞錯,觀看神跡投影的人們有所感覺,但是和這事比較,他們莫名間有種感觸,好像神跡內的後世人們對於這事好像覺得有點麻煩?